close
10-15: |
刑賞忠厚之至論 作者:蘇 軾 |
大意: |
(一)自「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至「故孔子猶有取焉」 說明古代聖王(周穆王以上)賞而詠歌,罰而哀矜的「愛民之深,憂民之切」。 |
|
(二)自「傳曰」至「盡之矣」 (舉史例)說明聖人(堯)「罰疑從去」「罪疑惟輕」的忠厚之至處。 |
|
(三)自「可以賞」至「義不可過也」 說明賞(仁)可以過,罰(義)不可以過之理。 |
|
(四)自「古者賞不以爵祿」至「故曰忠厚之至也」 說明先王「疑則舉而歸之於仁」(在未確定可以罰之前全部歸之於可以賞之列),故曰忠厚之至也。 |
|
(五)自「詩曰」至「亦忠厚之至也」 說明君子時其喜怒,無失乎仁,亦忠厚之至也。 |
主旨: |
說明君子(刑賞)無失乎仁,始為忠厚之至也。(篇末(四)(五)) |
文體: |
論說文。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