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7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歌曰:屏師數年,國樂結緣;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姓名:周金輝

學號:6335

為民國103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4/teacher2_40.htm#t5

logo良師興國.jpg

fbbanner師恩深 一生深.jpg

中華民國103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39周金輝.jpg

周金輝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系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屏東縣屏東市海豐國民小學校長

周金輝先生為屏東縣屏東市海豐國小校長,出生於屏東縣新園鄉,民國58年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國校師資科畢業後,85年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65年退役後,即在國小服務,曾任國小教師、主任、校長等職40年。專長為學校經營與管理、校園景觀規劃暨推展獨輪車運動等。

周金輝同學,屏師63級,民國103年,第三十五屆傑出校友。

 

by 甲多先生 @ 2024.06.2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幾面之緣;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姓名:徐梅芬

學號:6340

為民國103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4/teacher2_26.htm#t6

logo良師興國.jpg

fbbanner師恩深 一生深.jpg

中華民國103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156徐梅芬.jpg

徐梅芬
學歷: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國校師資科畢業
經歷:教師、組長
現職:高雄市三民區河濱國民小學教師

徐梅芬女士出生於屏東縣,民國63年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國校師資科畢業後,再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修習特殊教育20學分班,獲特殊教育教師合格證書,專長聽覺障礙教育。自64年起即在屏東市建國國小啟聰班服務,為全省首創於普通學校開辦聽障學生口語教學之先驅,66年獲屏東縣特殊優良教師表揚。68學年起調任高雄市三民區河濱國小,擔任啟聰班創班老師,79學年起轉任在家教育班巡迴輔導教師迄今。74年及90年兩度榮獲高雄市愛心教師表揚,83學年度榮獲教育部中小學教師獎勵國小特殊貢獻獎,91年度當選全國特殊教育優良教師榮獲教育部表揚,94年度榮登高雄市教育芬芳錄。

by 甲多先生 @ 2024.06.1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兩度同學,數度謀面;名列優良,同感榮焉!

姓名:邱芳玉

學號:屏師632

為民國103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4/teacher2_18.htm#t6

logo良師興國.jpg

fbbanner師恩深 一生深.jpg

中華民國103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108邱芳玉.jpg

邱芳玉
學歷: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
經歷:教師、組長
現職:新北市永和區網溪國民小學教師

邱芳玉女士出生於屏東縣長治鄉。屏東師專畢業後即進入網溪國小服務,並到輔仁大學圖書館學系進修,畢業後協助學校將所有圖書編目、分類整理。自民國638月進入網溪國小服務至今40載。在學校擔任過導師、科任老師、出納組長、衛生組長、體育組長、輔導組長等職務。在擔任衛生組長期間致力於推行環保教育,重視環保教育從小做起,也帶領學校田徑隊,每次參加各類比賽,學生都有很好的成績表現。在擔任輔導組長期間,協助建立永和區第一間的「樂齡學習資源中心」,開辦各種課程,嘉惠高齡者,充實他們的生活。一生熱愛教育工作,對教育充滿無限的熱情。

by 甲多先生 @ 2024.06.01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不勝羨焉!

溫騰光.jpg

姓名:溫騰光

學號:57013

為台北市光復國小校長

資料來源:

學校行政雙月刊16 2001/11 145-149

 

溫騰光-圖片-0.jpg

溫騰光-圖片-1.jpg

溫騰光-圖片-2.jpg

溫騰光-圖片-3.jpg

溫騰光-圖片-4.jpg

溫騰光同學,屏師62級,民國76年,第八屆傑出校友。

 

by 甲多先生 @ 2024.05.3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毛金津.jpg

姓名:毛金津

學號:57011

為新北市丹鳳高中的閩南語演講金牌推手

資料來源:

2012 DANFENG Senior High school人物專訪頁15 -17

 

一、丹鳳高中的閩南語演講金牌推手

閩南語演講金牌推手

專訪毛金津老師

吳翌綺老師、張銓傑老師/ 記錄、採訪

金牌推手毛金津.jpg

讓丹鳳高中在閩南語文競賽連年獲獎的幕後推手

──毛金津老師,退休已九個年頭,然每到接近比賽的

日子,總是可以看見毛老師晃著一頭白髮,在校內為了

訓練參賽選手而奔波、忙碌。

今年,丹鳳學子又再榮獲佳績:高中部302 班陳

亭君同學榮獲閩南語演說全國第二名、306 班王筠筑榮

獲新北市閩南語朗讀第二名。兩位同學於參賽期間,都承蒙毛老師細心指導,獲此佳績,毛老師居功

厥偉,使我丹鳳學子同感榮幸與驕傲。

今次,特別由校刊社張銓傑、吳翌綺兩位老師,邀請毛金津老師接受專訪,針對毛老師多年來,

對於本校閩南語競賽指導的心得與歷程作一訪問及呈現。

千山萬水來緣會

說起毛老師與丹鳳結緣的歷程,可說是一路曲折。

老師是臺南縣六甲人。民國62 年自屏東師專畢業後,就來到臺北縣(現改制為新北市)服務,

這段期間曾經在三峽的五寮國小、三民國小,以及新莊的國泰國小服務,後來進入國中任教,歷經樹

林國中,輾轉到臺北市大同國小任教一年,之後便進入了丹鳳高中的前身──丹鳳國中任教。

那時丹鳳國中甫成立,毛老師就擔任首任的訓育組長,老師回憶丹鳳初肇的日子,那時連校舍都

沒有,師生在鄰近的光華國小借教室上課,老師接下訓育組長的職務,一做就是二十年。

與閩南語競賽的不解之緣

問起和閩南語語文競賽「結識」的經過。老師回憶,在執教期間斷斷續續有接觸與指導學生參賽。

然而最早的興趣應該是從「詩詞吟唱」開始的,因為詩詞吟唱在許多時候要用河洛話吟唱,加上本身

中文系背景,透過閩南語詩歌吟唱中的唸和唱的學習,老師因而對此慢慢產生了興趣與著迷。隨著社

會開始逐漸重視閩南語,老師也隨著參加很多閩南語推廣的研習活動,也逐漸了解到,雖然自小就會

說閩南語,但有時候自己講的語音或是詞彙並不道地、發音也並不完全正確,因此雖然會說閩南語

的人不少,卻並不是人人都具備了指導參賽的能力。

根據老師的回憶,丹鳳也曾連續舉辦了好幾年的「詩詞吟唱」比賽。各班可以任選現代詩或是

古典詩參賽,老師指導的班級皆是選古典詩參賽,老師也會親自下場擔任指揮。最早的時候連場地

也沒有,就在面對校門的川堂比賽,許多畢業的學生至今都很懷念從前參加詩歌吟唱比賽的盛況。

校內也曾經組隊參加臺北縣的詩歌吟唱比賽,還找來校內有戲劇專業的美術老師幫忙導戲、設計服

裝及道具,最後也榮獲名次。

而傾全力指導選手參加閩南語競賽,是在退休之後。

約九年多前自丹鳳退休後,老師就陸陸續續回來心繫的丹鳳兼課數年,從兼課的班級選派選手,

也為選手寫稿,放學後又花時間留下來練習,就這樣一路陪伴、指導丹鳳的選手直到參加校外賽、

市賽以及全國賽。

老師提到,丹鳳高中因為地理位置獨特,附近幾所國小學校在閩南語競賽方面,都參加積極的

選手培訓,例如丹鳳國小校長本身就擔任過閩南語比賽的評審;光華國小則有外聘的閩南語老師等

等。因此本校選拔出來的參賽選手,往往是從小學、國中都接受過選手的訓練。能夠在小學練過的

選手,進入我們國中部、高中部參賽,訓練起來會比較進入狀況,然而優秀的選手有時卻也是可遇

不可求的。

回顧丹鳳學子近年來參加閩南語競賽的成績,自99 年起,陸續有優秀選手能打進臺北縣縣賽,

今年可謂是達到了顛峰,這也丹鳳老師們歷年來不斷訓練、培育的成果。然而老師也說,個人體力

有限,終究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因此一旦參賽選手一多,要各個都照顧得到就不大容易了,許多時

候就只能站在輔助的角色,指點選手發音等等。

然而這也是老師所擔心的「後繼無人」的問題,雖然老師滿懷著熱情為丹鳳訓練選手,然而總

是需要有校內老師來接手這項工作。然而校內的閩南語指導老師正面臨斷層,因此老師總希望在指

導選手時,能有老師能一起學習,老師說,因為跟著指導、學習就比較會知道將來要如何去帶學生,

或許第一年不見得有成績,但慢慢的就會逐漸掌握訓練指導的訣竅。倘若沒經過這樣學習的過程,

就直接指導訓練學生,無論交給誰,都會是件辛苦又頭痛的事情。

此時,老師說了一個故事。有一位在樹林國中時代的同事:簡麗賢老師,後來曾至新莊高中

服務,目前於北一女任教。這位老師開始時是參加教師組國語演說比賽,參加幾年之後獲得全國教

師組國語演講第一名,後來擔任了幾年的評審,竟又在今年高雄舉辦的全國語文競賽中,獲得閩南

語演說教師組第三名。

毛老師這時睜大了眼睛問:「你知道他是教哪一科的老師嗎?」老師笑著答說:「他不是國文

老師,而是一位物理老師。」透過這個故事,老師提醒我們,國語文競賽不必只侷限於國文科老師

才能參與的窠臼;同時,只要有心、肯下功夫,憑著這份執著的心,儘管沒有閩南語的基礎,相信

也能夠成為指導、訓練學生參賽的專業師資。

面對如何指導閩南語競賽的問題,老師以自己的經驗建議我們:「拿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問題。」

在指導閩南語的寫稿階段,常常會出狀況,例如要寫遊記的部分,就必須去了解各個景點當地閩南

語的描述,因為有時候我們對那些東西並沒有十分清楚。有的學生寫野柳或淡水的遊記,我們就必

須去了解當地的山水、風物該如何用閩南語來描述,並且擴充、使之豐富,這就必須花很多時間把

資料吸收、消化,並提綱挈領的端時間抓住重點、將之呈現,這是比較辛苦的。

以配合時事的「颱風」、「地震」與「環保」等等為例,以往我們都是用國語來思考,一旦要

用閩南語來思考,呈現的東西就會不同,某些特殊的用語要如何翻譯,就變成了一項難題。例如有

些動、植物的正確名稱,不能由國語直譯,都還須必須請教專業的人士,老師就為了探尋「九重葛」

在閩南語的正確唸法,特定請教了園藝師傅,師傅才回答他,原來「九重葛」在業界都採用其日語

發音,至於閩南語則稱之為「三角梅」。因此,要產生一篇可以演說的稿子,其實要花費很多的時

間統整與消化,尤其閩南語演說與國語演說比賽不同之處,就在於俚語的使用需要特別的多,要道

地呈現閩南語的原味,有時候真是會考倒許多人,準備閩南語競賽的困難,由此可見一斑。

因此,老師認為,把準備競賽遇到的困難當做一個學習的歷程,是把辛苦轉化為儲備知識力量

的一種方式。

最後老師提供了幾項重點,作為丹鳳教師未來的指導閩南語競賽的建議。

首先,教師一定要付出心力。老師說,並不是只有閩南語,就連國語也是一樣,指導的道理也

是大致相通,雖然,閩南語的咬字發音和國語咬字發音有所不同,然而教師要付出的心力卻是相同

的,天下無一事可以一蹴可幾,因此指導老師一定要付出心力。

其次,遇到困難不要灰心,要不斷累積經驗才有成長的機會。教師有機會要多去參加現場比賽、

觀摩比賽,有了經驗,自然就掌握住如何才能呈現最好的表現。

最後,要教學生對課業與練習時間做好時間的切割與掌握,畢竟國、高中學生仍是以升學為目

的,不可能因為比賽就要求學生至課業於不顧,因此教師在競賽指導的同時,也要指導學生注重時

間的妥善運用,以免學生分心顧他,而成效不彰。

與此訪問同時,兩位今年在全國賽與縣賽奪得佳績的高中部同學:陳亭君、王筠筑兩人,紛紛

前來拉著毛老師合照,洋溢在獲獎的喜悅,以及師生和樂的氣氛之下,我們看見人師的光彩,輝映

在老師白髮的頂端。

 

二、模範父親

歌曰:疾風勁草,板蕩忠臣;寒門孝子,艱辛慈父!

 

資料來源:

https://www.mdnkids.com/search_content.asp?Serial_NO=%2094335 國語日報

父愛如春風如磐石 守護子女、家庭
(2015/8/8)

3小圖示.jpg

模範父親毛金津.jpg

楊惠芳/新北報導

 新北市模範父親毛金津不只身兼家庭煮夫及女兒家教,細心照顧罹患癌症女兒,更致力推廣弱勢教育,是許多弱勢兒童的「另類父親」。毛金津說,他從小貧苦,因此,後來從事教育工作時,總是對弱勢孩子多付出一些關懷。
 因為女兒罹患淋巴癌,毛金津申請專案退休,全職照顧女兒雅綺,當她的家教老師和家庭煮夫。尤其是化療期間,毛金津更隨時陪在旁邊,還申請在家教育,協助女兒跟上學習進度,女兒最後考上慈濟大學醫檢師。
 今年六十三歲的毛金津,從民國七十五年擔任「義務張老師」輔導工作,協助家長化解青少年的心理困擾,也常到國中小學演講,並帶領新莊國小及中信國小的家長志工,協助增進親子關係,並擔任榮譽觀護人,為出獄假釋者做心理建設服務。

圖說:毛金津細心照顧罹癌女兒,並致力於弱勢教育。 攝影/陳壁銘

 

by 甲多先生 @ 2024.05.2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匆匆一年;名列優良,亦有榮焉!

251陳金桂.jpg

姓名:陳金桂

學號:6213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42.htm#t5

我的同學陳金桂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51陳金桂.jpg

陳老師金桂
生日:民國432
學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畢業
經歷:教師、組長
現職:屏東縣枋寮鄉建興國民小學教師

陳金桂女士為建興國小教師,屏東縣人,民國432月出生於屏東縣萬巒鄉,民國62年畢業於屏東師專,民國62年至64年任職於恆春鎮大光國小,民國65年至67年在春日鄉古華國小,民國68年至74年在枋寮鄉東海國小,民國75年減班調班至枋寮鄉建興國小至今,在教育界共服務40年。

by 甲多先生 @ 2024.05.1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五年,同學另班;名列優良,猶沾光焉!

250林文章.jpg

姓名:林文章

學號:6237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42.htm#t4

我的同學林文章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50林文章.jpg

林老師文章
生日:民國402
學歷: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教系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
現職:屏東縣泰武鄉武潭國民小學平和分校主任

林文章先生為屏東縣武潭國小平和分校主任,屏東縣人,民國402月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隸屬排灣族,屏東師專畢業後,再入屏東師範學院語文系深造,獲學士學位。為發揮專長利用暑期進修屏師院體研所40學分班,自民國62年起即在校服務,曾任教於瑪家國小、萬安國小導師及大社國小、泰武國小、武潭國小主任等職。民國93年至95年於泰武國小曾任代理校長職務。
自擔任教職工作40年來一直都在屏東縣原鄉服務,一路走來深感原住民未來希望唯有靠教育才能提升改善部落生活品質。而強化學生基本學習能力、導引學生良好品德、激發學生競爭力、關懷鄉土意識更是其教育使命,並於民國92年取得母語認證資格、95學年度自編族語簡易教材本供學區家長及學生使用,其精神實為所有教育人員之楷模。

by 甲多先生 @ 2024.05.01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五年,國樂為緣;名列優良,同沾光焉!

242李清月.jpg

姓名:李清月

學號:6210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41.htm#t2

我的同學李清月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42李清月.jpg

李校長清月
生日:民國415
學歷: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嘉義縣新港鄉古民國民小學校長

李清月女士為嘉義縣新港鄉古民國小校長,民國415月出生於臺南縣。父母以教育子女為第一要務,兄弟姊妹6人皆投身於教育界。李清月女士接受師專、師院之專業教育,得以培育天下英才,因而始終抱持「以父母心」,教育並善待每個學童。李清月女士敬業、樂業,勤於學習,並誠懇待人。先後兩次獲頒社教有功人員獎,更於民國81年榮獲師鐸獎。李清月女士擔任校長14年,採權變領導方式,實施走動式管理,引領全體教師帶好每位學生,並致力推動社區教育,提供不斷學習成長的環境;全校一團和氣,學校、家長、社區保持密切合作之夥伴關係。

by 甲多先生 @ 2024.04.3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鄰班五年;名列優良,亦沾光焉!

249嚴江喜.jpg

姓名:嚴江喜

學號:6224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42.htm#t3

我的同學嚴江喜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49嚴江喜.jpg

嚴校長江喜
生日:民國419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屏東縣內埔鄉東寧國民小學校長

嚴江喜先生現任屏東縣東寧國小校長,民國419月出生於內埔鄉客家地區,是樸實的農村子弟。幼年家庭貧苦,兄弟眾多,但是能刻苦耐勞,努力向學。內埔中學初中部畢業後即考入屏東師專國校師資科就讀。民國62年畢業服務一段時間後,為充實教學知能,利用課餘至高雄師大夜間部進修,畢業後繼續申請高師大教研所40學分班研究,得以擴展視野,改善教學,提升教育效能。
嚴先生曾任田子、廣興、崇文等國小教師,口社、佳佐、內埔等國小主任及新豐、大成、竹田等國小校長。歷任10所不同類型學校的教學與行政,歷練豐富,學養深厚,尤其擔任校長期間大多在客家地區服務,秉持其待人謙恭誠懇,處世踏實圓融的特質,與社區保持良好的互動,廣結善緣,運用社區資源協助校務發展並特別重視弱勢兒童,成立各項獎助學金協助需要幫助的學童,使其能專心向學,都有很好的表現。

by 甲多先生 @ 2024.04.2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鄰班五年;名列優良,亦沾光焉!

244江文吉.jpg

姓名:江文吉

學號:626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41.htm#t4

我的同學江文吉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44江文吉.jpg

江校長文吉
生日:民國412
學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博士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屏東縣立公正國民中學校長

江文吉先生生於民國412月,服務教育界40年,奉行「平凡做人、踏實做事」之人生哲學,默默耕耘於教育界,不論擔任教學實務或行政職,皆敬業樂群,戮力奉獻,培養出無數社會菁英,獲屏東縣「春風化雨獎」表揚。江文吉先生平日公務繁忙,仍參與進修與研習,以「高中職校長靈性領導之研究」獲頒博士學位。另還參與救國團、後備軍人、慈善會等活動多年,延伸教育理念於社會,服務社會人群,曾獲臺南社教館優秀社教人員獎,救國團三、二、一等青年服務獎章,後備軍人楷模獎及當選全國社會優秀青年代表等榮譽。
在學術研究上,江文吉先生曾發表「對盧梭自然主義教育哲學觀深入探究」,獲屏東縣政府研究著作獎,另對原住民學童教育著力至深,曾獲教育部優秀原住民教育論文獎。

by 甲多先生 @ 2024.04.1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鄰班五年;名列優良,亦沾光焉!

228洪允長.jpg

姓名:洪允長

學號:6225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38.htm#t6

 

我的同學洪允長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28洪允長.jpg

洪校長允長
生日:民國3911
學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彰化縣埤頭鄉中和國民小學校長

洪允長先生出生在彰化縣,民國62年省立屏東師專畢業後,奉派二林鎮萬興國小服務,民國69年當選臺灣省特殊優良教師。民國7110月參加國小主任甄試後奉派至中興國小擔任訓導主任,民國75年為充實教育新知與專業智能,洪先生進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學系就讀。民國784月參加臺灣省第60期國小校長甄試,先後任職美豐國小、芳苑國小、大城國小及中和國小校長,每次履新之後,洪先生即依據學校主客觀條件,勾勒出具前瞻性的學校願景,均為學校奠下美好的基礎。民國8012月洪先生當選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第12屆傑出校友,民國848月完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40學分班學業。在社團法人人師教育協會的協助下,洪先生積極推動國際教育,包括與美國小學締結姊妹校,每星期五下午3點起,六年級學生與英國志工Teresa老師英語視訊教學,並邀請外籍志工蒞校交流互動,美夢可以成真,洪先生的努力,讓孩子們獲得多元成長和喜悅。

洪允長同學,屏師62級,民國80年,第十二屆傑出校友。

 

by 甲多先生 @ 2024.04.01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220莊國明.jpg

姓名:莊國明

學號:57024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37.htm#t4

我的同學莊國明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20莊國明.jpg

莊校長國明
生日:民國427
學歷:國立高雄師大工業教育系畢業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高雄市旗山區旗山國民小學校長

莊國明先生目前為高雄市旗山區旗山國民小學校長,臺南縣人,民國427月出生於臺南縣,屏東師專美勞組畢業後,再入高師大工業教育系畢業,之後再就讀高師大教育研究所40學分班結業。曾任高雄市內門國民小學教師14年、國小主任7年、國小校長19年、兼國教輔導團社會科團員11年、兼國教輔導團國語文領域研究員7年。民國73年榮獲高雄市兒童文學創作童詩組柔蘭獎第一名,民國81年榮獲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師教學優良獎,民國91年辦理高雄市內門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校慶,承蒙陳總統、王院長、余部長、楊縣長蒞臨指導,榮獲教育部91年度推展「青少年輔導計畫」中小學有功人員。

by 甲多先生 @ 2024.03.3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五年,國樂為緣;名列優良,同沾光焉!

215蘇素蘭.jpg

姓名:蘇素蘭

學號:6211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36.htm#t5

我的同學蘇素蘭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15蘇素蘭.jpg

蘇老師素蘭
生日:民國4211
學歷:國立臺南教育大學畢業
經歷:教師
現職:高雄市橋頭區甲圍國民小學教師

蘇素蘭女士民國4211月生於高雄縣彌陀鄉,民國62年屏東師專畢業,民國84年取得臺南教育大學學士學位;在彌陀鄉南安國民小學任教4年半之後民國67年寒假請調橋頭區甲圍國小服務至今。
「謙虛誠懇,負責盡職」是她的最佳寫照,平易近人的她,臉上常帶著和藹的笑容,處處替別人著想。40年的教學生活,以風格平實,培育英才著稱,深受學生、家長愛戴與肯定。對於教學工作之聯絡、協調、服務及研究改進,認真負責,不遺餘力。兼任各處室組長職位時,優異的行政經驗傳承,更深得同仁的敬重,並帶動彼此和諧的氣氛,共同為教育工作努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蘇女士40年的教育生涯,沒有彰顯的光環加冕卻能在平凡中默默經營偉大的教育志業,為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立下了最佳的典範。

by 甲多先生 @ 2024.03.2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212韓春屏.jpg

姓名:韓春屏

學號:57020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36.htm#t2

我的同學韓春屏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12韓春屏.jpg

韓校長春屏
生日:民國418
學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教師、組長、主任、代理校長
現職:高雄市立左營國民中學校長

韓春屏先生為高雄市立左營國民中學校長,屏東縣人,民國418月出生於屏東縣屏東市,屏東師專國教師資科畢業後,再入高雄師範大學夜國文系及成人教育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專長國語文教育、輔導諮商、教育行政等,自民國62年屏東師專(屏東師範學院前身)畢業起,即從事教職工作,擔任偏鄉國小教師、民國68年轉任國中任教,歷任組長、主任、代理校長等職。因推展語文教育具成效,榮獲中國語文學會頒發第19屆語文獎章。
民國89年擔任國中校長,接觸福智文教基金會,受日常法師理念影響,極力推展品德教育,所服務學校皆榮獲教育部品德教育推展特優殊榮。
擔任高雄市立左營國民中學校長以來,全力推動閱讀教育,提升學校閱讀風氣及教學成效,榮獲教育部閱讀教育磐石獎榮譽,學校也轉化成家長認同的名校。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屏師校友通訊1284

韓.jpg

韓春屏同學,屏師62級,民國97年,第二十九屆傑出校友。

 

資料來源: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omm_New_Story&id=2015000722

200公里1.jpg

200公里2.jpg

國家文化記憶庫:200公里的求學生涯

我是韓春屏,現任高雄市立左營國民中學校長。我出生在屏東,家裡環境不算好,但是我覺得非常的幸福。我有六個兄弟姊妹,我排行老三。我爸爸媽媽都是只有小學不到的程度,好像認識字又好像不認識。但是他們有一個觀念很重要,他們覺得就是要把孩子送去教育、好好的受教育。所以我受的教育,在我們那個低收入的境遇家庭當中,算是相當順利的。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波折,因為我爸爸從事的工作,他是一個師範學校的工友。我記得當時我看過他的薪水單,裡面好像是寫了36塊。36塊,在當時可能是很多了。但是我們是六個兄弟姊妹,所以每次要註冊的時候,都會繳不出學費來。

 

那個時候我的個子比較矮,排在第一排第一個座位,要註冊的時候,一定是第一個出來。但是每一次,我們老師都把我留到最後一個,因為我要等爸爸送學費過來。那時候註冊費,我記得好像是100多塊的樣子。我們都是要等媽媽養的豬賣掉以後,才有錢繳這個註冊費。如果還沒有賣掉的時候呢,那就只好先跟商人借。所以每一次都要等到爸爸媽媽借到錢送來,才能夠註冊。

 

所以我從小就覺得說,這種生活跟這種環境,我希望能夠把它克服。其實我那個時候是志願當一個企業家,所以常常去舊書攤,看一些實業世界等等這些經濟的書。但是等到讀國中畢業,上高中的時候,爸爸叫我去考師專。那個時候,師專是五專,進去要考試,跟高中比大概比高中慢一個月。但是我那個時候是希望說想要讀大學,想要是順利的讀屏東的屏東中學,然後再順利的去讀大學。所以在考師專的時候,那一次就隨便給他考一考,所以我進了屏東高中讀一年級。

 

但是讀到一年級,快要放暑假的時候,爸爸到學校來找我。他穿著短褲、穿著汗衫,滿身疲憊的到學來找我,跟我討論說我升學的事情。他就講一句話說,即使你考上大學,大概家裡也沒有錢讓你讀大學,所以還是再來考慮一下師專看看。

 

當時我持續的考慮一下,就在那高中放暑假的前幾個禮拜,開始認真的讀書,結果順利的考上屏東師專。當然師專是因為是公費的,所以就在這分選擇上面,就沒有什麼擔憂的事情。但是我還是一心想要讀大學,所以在師專畢業、服完兵役的那一年,我繼續參加高雄師範大學夜間部的考試,順利的插班考上國文系的二年級。

 

那個時候,我是在高雄旗山進去、一個叫杉林鄉的集來國小教書。然後每天晚上回到屏東家裡,結果我用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每天大概奔行了200公里。要上課的時候,騎摩托車騎到旗山放著,然後坐高雄客運,坐到高雄火車站;高雄火車站,再轉那個時候是零一的樣子,坐到高雄師範大學讀書。

 

955下課以後,再用走的走到建國一路,坐國光客運、那時候叫做公路局,坐到屏東火車站。我放一輛腳踏車在那邊,再騎腳踏車回家。第二天早上,再從家裡騎腳踏車騎到屏東火車站放著,坐屏東客運坐到里港,里港再轉高雄客運轉到旗山;旗山再騎摩托車到我服務的國小上課。這麼辛苦,但是因為我的願望就是說希望能夠大學畢業。

 

所以,雖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像下雨天、車子熄火等等這類的事情。很多人勸我說辦休學,第二年到比較近的地方再來讀。但是我認為說,這個時候如果休學的話,大概就是要再提起那個學習的心志,大概是比較難,而且也比較難以忍受那種奔波的苦惱。

 

所以,我仍然堅持這種奔波200公里的學習生活,順利的拿到畢業證書。然後畢業以後,就考上國中。這個時候,再幾年以後,我參加過國中校長考試。當時認為說,當國中校長是一個很威風的事情。結果那一年,大家都認為我一定會考上;結果竟然差零點零幾分,而且是被保障名額擠下來:我本來應該是考上的最後一名,但是因為考上都是男生,所以被一個女的擠下來,變成是落選第一名。

 

那時候,整個心裡非常的痛苦,想:這事情怎麼會這樣子?這個應該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一兩個禮拜,整天都是渾渾噩噩的;有沒有吃飯、有沒有睡覺都不知道。

 

在這個痛苦的時候,我遇到一位出家的師父。有人幫我報名參加福智的一個教育營隊,我去參加這個營隊,然後遇到應該是這一生對我相當重要的一個老師,叫做日常老法師。從這裡才知道說,我平常覺得自己表現好,其實是井裡面的青蛙 ,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其實自己還有一大堆的困苦、痛苦、困難,還有表現不好的地方。

 

當然,我也學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一句話,叫做觀功念恩」: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情,其實都有它的優點。你要看到它對你的好處,對你的恩惠,慢慢的學會說,不要只看到事情的缺點、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缺點,慢慢的學會觀察人家的優點。所以,我在那一次跌倒以後,再來第二次考試,順利的考上校長,分發到高雄市的立德國中。

 

我這才想起說,如果說老天有安排的話,祂應該是故意讓我上一次考不上,然後到這個學校來,因為這個學校的名字很奇怪,叫做立德,立德、立言、立功的立德,然後我才想到說,教育應該不是只有學習一些考試要用的東西而已。那麼當校長,也不是只在那裡讓你展現威風,其實你是在服務的,所以我到了學校,就開始推行品德教育,生活教育。

 

立德國中是一個很小的學校。本來因為眷村廢掉以後,那個學校的學生,都已經少得很少了。但是我們在這幾年當中,把這個學校慢慢的變成一個比較品德規範的學校,所以這個學校到現在,還是剛剛說的品德教育中心學校。那我覺得這件事情,就是整個來講,是我受到這個法師的影響。整個來講,也是我對教育比較深刻的認識。所有的教育,我到現在還是認為說,品德教育是所有的教育的基礎,這個品德教育,也是所有的教育的指揮、眼睛,以它為基礎,那麼任何學生,其實都有他可取之處。

 

所以現在我在左營國中,推展叫做三年之內,你至少要上臺領一個獎,每個新生訓練進來的時候,要跟他這樣講,我希望他們不只是從學業上面獲得成就,任何他的潛力,任何他有興趣的東西,只要他有這個潛力,他有那個才能,我們希望給他鼓勵。

 

所以,我們可以頒象棋比賽的獎金,可以頒跆拳道、空手道比賽的勝利獎,我想也可以頒學科進步的進步獎,我甚至跟學生講說,你今天是如果段考,全部都考0分,傷心一下當然是應該的,但是你應該要這樣想,因為下一次你隨便考個二三十分,都可能獲得進步獎。

 

我們希望藉著這個給學生正向的鼓勵,讓學生從這個學校,學到很多的東西,尤其是轉化能量的東西,踏出學校以後,能夠變成社會國家重要的中間的分子、人才。

 

附:200公里路程計算

 

上班:約需兩個小時

1.家裡(屏東市橋北里)→騎腳踏車屏東火車站=1.5公里

2.屏東火車站坐屏東客運里港站=35

3.里港站轉高雄客運旗山站=49

4.旗山站騎摩托車杉林鄉集來國小=28

 

上學:約需兩個半小時

5.杉林鄉的集來國小騎摩托車旗山站=28

6.旗山站坐高雄客運高雄火車站=85

7.高雄火車站零一公車高雄師範大學=26

 

回家:約需半個小時

8.高雄師範大學→走路到建國一路國光客運站坐公路局屏東火車站=32

9.屏東火車站騎腳踏車回家=1.5公里

總計:上學一次來回約需5個小時,等車時間不計。交通工具:腳踏車、屏東客運、高雄客運、摩托車、走路、國光客運。

 

韓春屏同學,屏師62級,民國97年,第二十九屆傑出校友。

 

by 甲多先生 @ 2024.03.1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203蔡清波.jpg

姓名:蔡清波

學號:57029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34.htm#t5

我的同學蔡清波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203蔡清波.jpg

蔡校長清波
生日:民國423
學歷: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經歷:教師、主任、校長
現職:高雄市立楠梓高級中學校長

蔡清波先生現擔任高雄市立楠梓高中校長,臺灣臺南人,民國423月出生於臺南市將軍區,畢業於近百年的漚汪國小、初中在臺灣省立北門中學就讀後,又負笈屏東師專,民國62年畢業後從事教職至今滿40年,蔡先生擔任教師期間,體認「教然後知不足」乃利用夜間、假期進修,先後在國立高雄師大、臺灣師大、中山大學進修並取得碩士學位。在教學期間,從事語文教學創辦童詩刊,高市兒童等,並常在報章雜誌發表文學創作及學術論文,至今已出版文學書籍13本,學術著作近150篇。並擔任亞洲兒童文學共同副會長等10多個團體,理事長、理事等,熱心教育工作,對推展社會公益不遺餘力,民國73年獲教育聯合協會頒贈木鐸獎,民國75年榮獲師鐸獎,更於民國92年參加甄選榮任高雄市立中山高中校長,迄今已有10年校長年資。推展國際交流,創意教育,且擔任校長協會副理事長等,是一位為教育終身奉獻的典範人物。

蔡清波同學,屏師62級,民國75年,第七屆傑出校友。

 

by 甲多先生 @ 2024.03.01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127陳長瑞.jpg

姓名:陳長瑞

學號:57033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22.htm#t1

我的同學陳長瑞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127陳長瑞.jpg

陳校長長瑞
生日:民國419
學歷:國立中山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
經歷:教師、導師、組長、主任、校長
現職:國立屏東高級中學校長

陳長瑞先生生於臺南龍崎,幼時貧困,立志向學,負笈屏東師專、高師大數學系、清大數學所40學分班、中山大學碩士。歷任國中小、高中職教師兼導師、組長及總務、圖書館、教務主任、屏東高中校長計40年,均能積極熱忱服務,樂觀進取,樸實勤勞,普獲肯定。
陳先生體會「生命像一首歌」,高低頓挫的音階旋律,絢麗多彩而繽紛迷人。深信德國詩人席勒之座右銘:「痛苦是短暫的,而快樂卻是永恆的!」感念國家、社會、師長、父母栽培之恩,願將所學回饋奉獻給最愛的教育,珍惜這畝修正自己行為的福田,期待自我的提升,更希望廣結善緣,助有緣人歡喜成長。公餘喜愛親近大自然,學習佛陀慈悲喜捨之精神,期許所有朋友們一生幸福。
辦學秉持「學生第一、教學為先、專業至上、穩健發展」之原則,祈願達成屏中「有能力的學生、有活力的學校、有溫情的校園」之願景,傳承創新,再造優質屏中之卓越巔峰。

獲高雄市特殊優良教師師鐸獎、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

 

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一月屏師校友通訊12812

陳.jpg

陳長瑞同學,屏師62級,民國97年,第二十九屆傑出校友。

 

by 甲多先生 @ 2024.02.2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屏師同學,同學五年;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122邱茂榮.jpg

姓名:邱茂榮

學號:57032

為民國102年服務屆滿40年之資深優良教師

 

資料來源:

https://excellentteacher.moe.edu.tw/2013/teacher2_21.htm#t2

我的同學邱茂榮

中華民國102 年師鐸獎、教育奉獻獎,資深優良教師表揚大會

 

teacher2_122邱茂榮.jpg

邱老師茂榮
生日:民國384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畢業
經歷:教師
現職:國立旗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教師

邱茂榮先生係高雄市杉林區(前身為高雄縣杉林鄉)人,民國384月生。民國62年畢業於屏東師專,隨後分發到國小任教。在師專附小任教之際,到師範大學進修,後轉任國中教師,於民國822月商調至旗山農工職校任教迄今,服務杏壇為人師業已40載。
邱先生長於窮鄉僻壤的農村,當時時代艱難,民眾困苦,就讀國小之時,蔽衣赤足,徒步到校。尤以就讀初中之際,每每清晨六時即起,走路至學校參與早讀。假日牧牛。因困厄益加勤奮,學業尚佳。
邱先生身處貧寒之家,深知弱勢學生的心理需求,輒以同理心輔導學生,勉勵學子「人窮志不窮」,激勵其奮勉向上,砥礪學生創造美麗的前程,回饋社會。如今桃李遍佈,時而往返,如沐春風,堪稱人生之樂事也。
曾指導學生參加客語比賽縣賽,榮獲第三名與第五名。

by 甲多先生 @ 2024.02.10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歌曰:輔大四年,四年同學;同學之光,與有榮焉!

黃肇基.png

姓名:黃肇基

學號:641172

民國88年當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4屆傑出校友

資料來源:

https//alumnusntue.ntue.edu.tw/p/16-1020-11081.php?Lang=zh-tw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教大校友中心暨校史館」

mczh-tw700x700_large2163_315820182282黃肇基.png

基本資料

•    姓名:黃肇基

•    電話:

•    現職:台北市立建國高中教師

•    聯絡電話:

•    電子郵件:

職務簡介

一、奮門歷程

     ()苦悶的煎熬

       由於父親經商失敗,家境清寒,初中畢業後,毅然決然投考省立台北師專。知道將來要爲人師表,在品德、學業上,我一直努力希望做得最好。想到米開蘭基羅創世紀壁畫的心路歷程--在苦悶的煎熬下,一再淬煉之後,迸發而出的鉅作---於是我告訴自己,創作的歡愉,往往是孕育過程中的苦悶。師專五年,我有過「勞筋骨,餓體膚」的苦悶際遇,那時,我的生活相當艱難,若不是公費,就難以渡日了,家父一天工資二十元,要養育一家六口,常是三餐不繼,在家人無法提供購書費用,只得埋首於圖書館,不論如何艱辛,我始終如一,孜孜不倦,就是這樣奠定了對文學「歡愉」的初基。

     ()人生是一種堅持

       環境艱難,生活困頓,服完兵役後,我仍堅持插班大學考上輔大中文系夜間部後,一面在國小教書,一面讀夜大中文系,知道讀書不易,為此我投入大量的心思與毅力,在正正方方的字裡行間,尋獲靈感與活躍的情愫,淨化被現實所蒙蔽的思想,開拓心靈坦蕩光明的大道,希望一窺五千年精湛文化的堂奧,也因而於民國六十八、七十一年兩度獲得教師組孔孟論文特等獎,並於七十六年獲得第廿一屆中國語文獎章,現在家中一疊疊炫目的獎狀與獎品,隱現著成功背後的苦練與勉行。

     ()一定能的精神

       輔大畢業後,考取台北市國中教師甄試,國文教師,並兼任教學組長。獻身教育工作於民國七十六年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修畢四十學分之後興起考研究所的念頭,由於英文程度太差,於是我本著「一定能」的精神,抱最大希望、做最壞的打算,夜以繼日的背英文片語和句型,並到各大學。聽文字學、文學史、哲學史等課程,由於這樣的用心,終於在八十三年通過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所的考試,然後於八十六年取得碩士學位。這段努力的心路歷程,背後隱含著不少心酸。

    ()垃圾桶哲學

       民國七十七年,從陽明國中轉入建國高中服務,並擔任教學組長,行政工作、教學、人際之間的相處都是一門學問,對於追求完美的我,急著想突破這個障礙,做好每一分工作,基於這個原因,將自己比為「垃圾桶」,開拓扮演起收垃圾的角色,把別人不願意,不想做的事,都主動去做,因為這樣虛心的學習,贏得前輩、先進同仁封我為「青年才俊」的雅號。三年後,我由行政轉任導師,好好經營班級是我的信念。民國八十六年畢業的學生在「建中學長內信」中寫著:

「身為四十九屆卅一班的一分子,你會捨不得不高聲疾呼出你的驕傲。誰能像卅一班一樣團結,能對一群人有如此深的認同感;誰能像卅一班的每一分子一樣如此深沉地愛這個班;誰能像卅一班一樣創造出如此多令人稱羨的奇蹟?我們驕傲地擁有一群相愛的摯友,我們驕做地擁有一群對我們悉心照顧且青睞有加,觸動心悸的老師。」讓學生有愛心、有信心、有全班的心靈交流,這是我經營班級的信念,而這信念是傳承自北師的幾位恩師:劉鴻香老師、徐應輝老師、徐紀老師、王天生老師的教化,在此寄上一份深摯的謝意,感謝老師們的栽培。

     ()學不可以已

       至淡江大學兼任教育學程「國文科教材教法」的課程,深感所學不足,於是再一次堅持自己的目標,荀子說:「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我是駑馬,跑步雖慢,但我一直堅持,一直專一,終於考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班,希冀三年有成,取得博士學位,將所學貢獻給社會,也期盼藉中國文化的宏揚,造福廣大社會人群。

     ()結語---感恩

        踏出母校省立台北師專至今已廿六年了,廿六年的歲月,讓一位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成長茁壯成一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我從當年滲淡經營的辛苦歲月熬過來,每想到此,内心總覺得滿欣慰的,滿感恩的。我感謝父母的付出,感謝師長的教誨,感謝生活給我的歷鍊。台北師專是孕育我成長最多的學府,也是我生命歷程相當重要的轉捩點,我之所以和文學結緣,後來投入中國文學研究的領域,可以說是母校賜給我的。我感謝母校的栽培,也一定會以行動來回饋母校,適逢母校創校一○三週年校慶,謹祝福師長們身、心愉快!學弟妹們學有所成,最後祈願國北師的光榮再傳承一百年又一百年,許許多多的一百年。

二、成就簡歷

     ()由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任教經歷完整,具敬業、樂業精神

     ()從學士、碩士到博士,孜孜不倦,具好學精神。

     ()民國六十八、七十一年兩度獲教師組孔孟論文特等獎

     ()民國七十六年獲第廿一屆「中國語文獎章」

     ()擔任高中新教材國文課本暨教師手冊編輯委員及撰稿者

     ()至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巡迴演講作文教學,對作文創造思考教學,頗有貢獻。

     ()曾任國語日報「作文方向燈」專欄撰寫者。

     ()指導學生參加國語文就賽,榮獲第一名。

     ()著作:1.怎樣學好作文()()(小牛頓出版社)

                    2.黃老師看散文寫作文(圖文出版社)

                    3.作文方向燈(建宏出版社)

                    4.漢代春秋公羊學災異理論研究(文津出版社)

 

by 甲多先生 @ 2024.02.01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

中華民國113110日農曆癸卯年1129日午時

大女兒美 帶領二妹美 三妹美 小妹美

敬備 清香,水酒,菜飯、腥臊和水果、點心等

致祭於桃園中壢○○住家神明廳的神位前

說:

今天是您過世31周年的紀念日,我們四姊妹及女婿林○○、林○○等齊聚在家裡給您作忌;孫子於、孫媳婦去上班,大曾孫女二曾孫女暄、小曾孫子祺等,都上學去了不在家。今年也是媽媽 馮徐○○過世第18周年,和弟弟馮○○、弟妹黎○○過世的第40周年,在您過世周年紀念日的今天,我們也拜請他們跟您一起,回家來走走看看。

(還有什麼要說的接著說)

等一下,二女婿林○○照例要在這裡為你們念一本心經和金剛經。

願 你們回來歡喜、聽經歡喜,早日超脫!

(一拜、插香)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出生於民國4287日,6歲入小學,讀書14年,教書30.5年,歷經12個學校,15位校長,50.5歲退休。從民國488月的第四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到民國931月的第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為止,連續44.5年、89個學期裡,我總共受過22位校長的照拂;其中15位是我就讀、有正式學籍,及服務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還有7位是我短期實習、服務、進修與沒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

 

我的校長順序一覽表

一、就讀有正式學籍,及服務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15

年月日

學年

年紀

學校

校長

編號

備註

420807

42

0

 

 

 

出生

480801

48

6

新港國校

鄭盛

01

入學、開始讀書

540731

53

12

新港國校

鄭盛

 

畢業

540801

54

12

縣立嘉中

陳家洋

02

入學

570731

56

15

縣立嘉中

陳家洋

 

畢業

570801

57

15

省立屏師

張效良

03

入學

610801

61

19

省立屏師

陳漢強

04

 

620731

61

20

省立屏師

陳漢強

 

畢業

620801

62

20

興南國小

劉健飛

05

開始教書

650801

65

23

輔仁大學

于斌

06

入學

670801

67

25

輔仁大學

羅光

07

 

680801

68

26

興南國小

詹錦淵

08

 

690731

68

27

輔仁大學

羅光

 

畢業

700801

70

28

瑠公國中

葉見登

09

考上國中

720801

72

30

中正國中

鍾明樟

10

 

760801

76

34

臺灣師大

梁尚勇

11

入學

770801

77

35

建中補校

李大祥

12

調到高中補校

790731

78

37

臺灣師大

梁尚勇

 

畢業

790801

79

37

建國中學

劉玉春

13

轉到日校

850801

85

43

建國中學

李錫津

14

 

880801

88

46

建國中學

吳武雄

15

 

930201

92

50.5

建國中學

吳武雄

 

退休

統計:在學14年,工作30.5年,歷經12個學校,15位校長,年齡50.5

二、短期實習、服務、進修與沒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7

年月日

學年

年紀

學校

校長

編號

備註

610803

61

19

明義國小

葛維智

01

0823中斷/20-15~19:5

620416

61

20

中正國小

余王碧

02

0426結束/10/4123

620430

61

20

屏師附小

朱劍鳴

03

0512結束/兩週/演示教學

630107

62

20

運輸學校

鹿篤位

04

0413畢業/14/

700223

69

27

省立北師

熊光義

05

0306結業/兩週

740601

73

32

市輔導團

林忠廉

06

800731結束/2+4

870306

86

44

淡江大學

林雲山

07

0612結業/14/學分證書

在學期間,2次短期實習,1次短期服務;工作期間,2次各4年半工半讀,當兵2年,短期進修3次,12週,214週,兼輔導員6年:增加7位校長

 

862鄭盛1.jpg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七月十三日我的第一張獎狀、由第一位校長鄭盛(6年)頒發

 

第一位是新港國校的校長鄭盛。

 

新港國校,全名為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民學校,現校址為嘉義縣新港鄉福德村登雲路105號,成立於1898清光緒24年、日本明治31年)623日,初名為臺灣總督府、嘉義國語傳習所、新南港分教場。

 

1898101日獨立為新港公學校,1921421月改名臺南州新巷公學校,194141日改稱新巷國民學校,194641日改為臺南縣新港鄉第一國民學校,194741日改稱臺南縣新港鄉新港國民學校。

 

19501025日改為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民學校,就是我入學及畢業時的學校名稱。1951516日設文昌分班。195861日文昌分班升格為文昌分校。196881日改稱為嘉義縣新港鄉新港國民小學,就是現在的名稱。

 

19569月設大潭分校。這才是我民國488月、第四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入學報到及就讀一、二年級的地方。讀了兩年,於民國508月、第五十學年度第一學期,遷到文昌分校繼續就讀三、四年級。又讀了兩年,於民國528月、第五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才回到本校,讀完小學最後的五、六年級兩年。

 

862鄭盛2.jpg

中華民國伍拾肆年柒月、新港國民學校畢業、校長鄭盛、相處6

 

鄭校長是新港國校從臺灣光復以後、民國34126日,一直當到民國59731日的第一任校長;也是我從小學一年級入學,一直讀到小學六年級畢業的校長。

 

不但我的小學六年校長都是他,高我兩屆的四姊、八屆的三姊、十屆的二哥和十四屆的二姊,小學六年的校長也全都是他。

 

862四姊三姊二哥二姊.jpg

大我3歲的四姊、8歲的三姊、11歲的二哥和15歲的二姊,校長也都是鄭盛

 

862大姊大哥.jpg

大我22歲的大姊讀日文,不是鄭校長;大我18歲的大哥,畢業時校長也是鄭盛

 

大姊生於民國20年,民國32年畢業於日據時期的新巷國民學校,不受民國時期新港國校鄭校長的管轄;大哥生於民國24年,民國31年入學時是日據時期的新巷國民學校,讀到民國377月畢業時,已經變成新港國民學校了,校長也是鄭盛。他的原始證書已經遺失了,是全家唯一沒能保存下來的一張國校畢業證書;23年後的民國60423日去申請證明時,鄭校長剛剛卸任不到一年,新上任的校長黃明哲,是接替鄭校長的第二任新港國校校長。

 

鄭盛不但是我的校長,也是我的親戚、表伯,慣稱阿盛伯。我的祖母是鄭校長的三等旁系血親姑媽,校長的爸爸是我的四等旁系血親舅公。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因為都在分校就讀,根本就不曾在學校裡見過校長,倒是在家裡,偶而還會碰上幾回:校長來村參與紅白公事、或者探親訪友之後,順道來看看他的姑姑,都是必須的行程,這時就是我們見面的時候。

 

學生見校長,卻從來不以校長稱,也從來不談學校的課業。五年級以後回到本校上課,本該天天升旗都會見到面的,但是因為已經開始綿密的升學課程,真正參加升旗的機會其實不多,每天起早趕晚的,也很少見到校長。

 

小學六年期間,我拿過19張署名校長鄭盛的獎狀,卻沒有一張是校長的親授。畢業時,我獲得全校第四名,也不是由校長頒獎;他只頒給前三名:就是第一名縣長獎、第二名鄉長獎和第三名校長獎。我得的是家長會長獎,由家長會長親自頒給,沒有獎狀,只有獎品,還滿貴重的,是:一支鋼筆!

 

鄭姓在新港是一個大家族,子孫繁衍遍布全鄉,加上校長的任期極久,曾經在他任上進入新港國校就讀,或者畢業離校的親戚子侄,不知凡幾。就以我家為例:

 

我的祖母育有103女共13個小孩,10個男的裡,先病死了3個,後戰死1個,其餘6個成年結婚的兒子,共育有男孫18女孫16,合計34個孫輩,年紀最大的是我大姊,民國20年生;最小的是七叔家的四女兒英美,大約是民國50年左右出生,都是校長五親等的旁系侄兒女。除了我大姊就學畢業都不在校長任上之外,其餘33個都曾經是校長的學生。

 

再縮小範圍看:民國488月、第四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我在新港國校大潭分校入學的一年級班上,3222女共54個學生,姓林的共有121123個。其中3個是我四親等的堂姊妹、1個是我六親等的表姊妹,連同我共有5個,都是校長的五等旁系血親;其餘的18林姓同學,至少有一半是校長親等不一的姻親,他們都是居住在我所住的大潭村中央位置中厝邸,典型的二進合院裡,或是大潭村偏西北位置的另一處二進合院「邸子內」

 

一個班級裡就有三分之一是親戚,這樣的師生關係,等比率放大到整個學校看,全校60個班裡,跟校長有親戚關係的,怕不要以一班一班的數量來計才夠哩!這使我想起電視報導裡曾看過的一則新聞:外國有一個大富豪,陸陸續續的討了許多年齡不一的老婆,生了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子女,就自己建立一個村落居住,自己設立學校教育孩子。校長跟老師都是哥哥和姊姊,學生則都是弟弟和妹妹。我在學校裡也曾遇到過校長的子弟來擔任老師的,但是這裡不是私人村落自設的學校,而是因為校長的龐大家族,以及他長達近25年的任期,所造就的自然現象,非屬奇也怪哉的事呢。

 

第二位是縣立嘉中的校長陳家洋。

 

縣立嘉中,全名為嘉義縣立嘉義中學,現校址為嘉義市東區圓福街86號,成立於193341日,名為嘉義女子技藝講習所。193441日,更名為臺灣總督府嘉義女子技藝學校,193721日,更名為臺灣總督府嘉義家政女子學校,194441日,更名為嘉義市立商業實踐女子學校,1946315日,國民政府接管臺灣,改制為嘉義市立女子家政學校。

 

1946817日,改制為嘉義市立初級中學,194981日,改名為嘉義市立初級女子中學,195081日,復名為嘉義市立初級中學。19501025日,嘉義市降格為縣轄市,改隸為嘉義縣立初級中學。195681日,增設高中部,改制為嘉義縣立嘉義中學,就是我入學及畢業時的學校名稱。相對於嘉義另外一所習稱省立嘉中的臺灣省立嘉義中學,簡稱縣立嘉中,或有更多人稱呼的縣嘉中和縣中。

 

198271日,配合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改隸為嘉義市立嘉義國民中學。

 

我在縣立嘉中的校長陳家洋,是學校在臺灣光復後的第十任校長,任期從民國424月到民國578月,是第一位任期超過兩年的校長,也是到目前為止,任期最長的校長。在他到任的第四年,學校增設高中部,與省立嘉中相抗衡,一度升學率超過省中。當時瘋傳,第二志願的縣嘉中初中生,紛紛考取第一志願的省嘉中高中部;而第一志願的省嘉中初中生,反而只能錄取第二志願的縣嘉中高中部。同班的朱英毅,跟我一起去考屏師沒錄取,但考取了省嘉中就是一例。

 

原因是,其實縣立嘉中的初中生入學成績,與省立嘉中相差不多。以我民國54年參加的初中聯考為例,只考國語和算術兩科,省立嘉中第一志願最低錄取分數184分,縣立嘉中第二志願最高錄取分數183.5分,最低錄取分數估計不會相差超過5分,因為同分的人實在太多了。

 

我的聯考成績是國語92,算數91.5,總分183.5分,所以錄取第二志願縣立嘉中。縣立嘉中的編班方式按錄取成績順序排列,總分相同時以國語成績相比較,最高的183.5分排在忠班,學號從45000開始,我的學號是45011。換句話說,在我前面的11位同學,也全都是總分183.5分的最高分數錄取人。在我後面還有幾個同分的,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猜測到:應該不少。因為絕大部分的同學,國語成績都遠遠落後於算數;許多人的數學都拿100分的,像我這種國語分數比算術還高的人算是異數。那時的小學升初中國語考試,不但有作文,而且限定要用毛筆書寫,比我們現在的大學聯考還要慎重,許多人都因此被它扯了後腿!

 

862陳家洋1.jpg

初中三年只拿到「一頁」附在「獎品」裡的「獎狀」、年月日都無

 

我雖然是以最高分數錄取縣立嘉中,可在學校的成績卻很一般,課業跟學藝競賽活動一樣鴉鴉烏,連一張印有校長名銜的狀子都沒得過;三年裡只拿到「一頁」附在「獎品」裡的「獎狀」,上面有手寫的校長姓名蓋官章,沒有校名,連日期都沒有。

 

這件附有「獎狀」的「獎品」,是一位我已經忘記姓名的國文老師,用鋼筆在十行信紙上,主動幫我寫好了講稿,讓我背好上臺去贏來的。老師是一個退役老兵,音容樣貌已經毫無印象,但是他的講稿筆跡,卻牢牢刻印在我的腦海。師專畢業後,我在小學當過七個班級的級任老師,在國、高中也當了22.5年的國文老師,指導學生參加演講比賽無數次,從來也不曾幫學生寫過講稿;甚至連學生布置教室,提出要求請我題字,我也以書法不好加以拒絕;比起我這位從戰場退下來的半路之師,真是汗顏無地!

 

還有一個英文老師林榮也值得一提,他是我人生的的第一個貴人,沒有他的一番揶揄語,我的人生必須改寫。

 

他的綽號叫「尼龍」,與他的姓名發音相近。人長得很高大,卻開著一部小小的金龜車,對比得很可笑。他很兇,大家都很怕他。進教室時,常常都背著他的長筒獵槍,用帆布袋裝著。他的上課方式很特別,就是遲到個三四十分鐘之後才進教室,還先東拉西扯的說些他的豐富生活,然後再飛快的把課講完,時間往往要拖到下課之後、而下一節課還沒開始之前。

 

他使用的方法其實滿好,就是要求我們是先預習;預習的步驟是把筆記本四行四行一組畫好,第一行把課文抄下,第二行注上音標,第三行查出單字的解釋,第四行空著,上課時他逐句翻譯,我們就把他的翻譯記在第四行裡。他翻完課就上完了。我們因為課前的準備很充分,他的潦草上課並沒有給我們帶來什麼困擾。

 

所以他雖然遲到,不但課沒有少上,還有許多時間打人和說閒話。他常說如果英文不好,升學可以考師專,因為師專不考英文;而且師專都是公費生,上學不用花錢,家境不好的人也可以讀。而師專當中最好考的是屏東師專,因為它在臺灣的最南部,鳥不拉屎的地方,根本沒有幾個人會想去那裡考。

 

我的家裡窮,英文也不好,他的這一番話卻深深的打動了我,初中畢業,我真的報名投考屏師;也因為有了他的這一番話,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不管初中的後兩年,他把我的英文教成了什麼樣子,我都是要深深的感謝他的。

 

與校長的接觸,不若老師那麼頻繁密切。我跟陳校長最接近的距離,不在校長室,而是升旗臺。

 

民國5718日星期一,第一次真正的上臺,就站在校長的身旁,面對全校、包括初中和高中部的三千多人演講,講題是教數學的導師、前些天所傳達的「談談我的讀書方法」一文,文長約1100字,是我自己在17才剛剛完成的。

 

我已經忘記為什麼會有一個這樣的因緣,憑什麼會是我?我只是一個農村貧窮的孩子,從來不曾擁有過屬於自己的房間,沒有自己的書桌,也沒有固定讀書的地方,出身既平庸,成績也普通,而且才只是一個不到十五歲的初中生,並沒有多少馳騁考場的經歷,也不知道到底我有沒有什麼讀書方法,幹嘛他們就想知道我的讀書方法是啥呢!

 

稿子剛寫完不到一天,內容絕對不如初二的國文老師幫我寫的好,也還沒背熟。上了臺行禮如儀之後,就一手捏著稿子,一手扶著麥克風的支架,嘴巴儘量的往上湊,開始了我的演講。我的聲音,就像收訊不良的收音機,如有似無、時斷時續的從兩邊的喇叭傳出去。臺下到底怎麼了,我幾乎一點印象都沒有,我的眼睛只停在我的稿子上。偶而停斷得久了些,我似乎還聽到身後傳來校長讓我別緊張、慢慢講的安撫聲,也忘了我是不是曾經回頭望向他:總之,這場「念稿」式的演講,從零零落落中開始,在稀稀落落中結束。下臺時,我匆匆與校長擦身而過,是初中三年最接近校長的剎那。

 

862陳家洋2.jpg

中華民國伍拾柒年陸月、嘉義縣立嘉義中學畢業、校長陳家洋、相處3

 

擁有校長完整名銜的狀子,只有一張畢業證書,上面還貼著照片,是國校畢業時,為了報名參加初中聯考拍的。

 

畢業證書上,校長姓名下方蓋的是校長的「官章」,校名上蓋「學校」的「關防」,日期上蓋「臺灣省教育廳」的「關防」,比國校畢業證書上蓋的「嘉義縣政府」的「關防」層級更高。

 

第三位是省立屏師的校長張效良。

 

省立屏師,全名為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從師範學校」時代開始,就簡稱為省立屏師、或屏師,原校區地址為屏東市林森路1號。屏師成立於19404月,名為臺灣總督府屏東師範學校,1943年更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預科。

 

19461月改為臺灣省立臺南師範學校屏東分校,10月正式獨立為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校。19658月升格為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就是我入學及畢業時的學校名稱。19877月升格為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院,19917月改隸中央,改名為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20058月,改名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1481日、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成為國立屏東大學。原校區成為整個大學三個校區中的一部分,稱為屏師校區。

 

張效良校長,字石徒,山西文水人,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學校194610月到19657月,及臺灣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19658月到19727月校長,任職屏師2510個月。校長生於西元1905年農曆三月十日,逝於西元1982年十月三十一日,享壽七十有七歲。

 

民國578月,我剛滿15歲進入屏東師專就讀的時候,校長已經高齡63,且已經在屏師當了22年的校長。他當校長的年資,都比我的年紀還要多7歲,所以看起來有點老。但是他的笑容卻令人印象深刻。民國57104日在學生幹部的講習會上,他跟我們說:幹部要以智慧、毅力和微笑來克服一切。在我的畢業紀念冊上,他再度用他露出笑容的招牌妙方相期許:以微笑克服一切,校長是真正的說到做到了。

 

862張效良1.jpg

抬起你的頭來,露出你的笑容,伸直你的背,挺高你的胸。有的是青春,那快樂的青春,管教你享受不盡!

張效良六十二年四月

 

我很早就跟校長很親近,原因是「相聲」。

 

民國571230日,是我們屏師62級的一年級新生,第一次舉辦聯合月會的日子,為了準備「相聲」的節目,我1126日就到校長室向校長借相聲材料,距我進入這個學校還不滿三個月。兩天後28日,他答應指導我們相聲的要求。我們每星期有幾天,晚上吃過飯後,到校長室對詞排練,校長就餓著肚子,留在學校陪我們一字一句的念。民國571230日的62級聯合月會暨除夕晚會,我便與劉萬青同學上臺說了我人生的第一段相聲,內容是有關繞口令的。

 

之後就以這個模式,我與劉萬青同學在校長的悉心指導下排練,每年兩次上臺表演相聲,直到四年級下學期他退休為止。記憶裡比較深刻的有,民國605月三年級下學期表演的「文武全才」,及民國6012月四年級上學期表演的「六書」,這一次,校長還請同學幫我們在舞臺右側,擺上一幅大大的看板(下圖)。

862張效良2.jpg

 

民國58327日,我參加學校的演說研究社,並且獲選為社長;國語老師趙伯雲先生,建議我們邀請校長擔任指導老師。這是我第二次再度親近校長。他不但滿口答應,每星期四下午的聯課活動時間,還都準時帶著豐盛的材料前來上課,一面傳授我們演說技巧,一面積極協助我們籌辦一個多月以後的朗誦比賽。民國5858日下午第七、八節課,演說研究社在圖書館閱覽室舉辦母親節朗誦比賽」(當年的母親節是五月十日,校長除了親自擔任評審外,還幫我們邀請了教務處鄧主任,和趙伯雲、金志輝、孫學理三位老師來幫忙,場面盛大隆重。(下圖是我以主辦社長的身分宣布比賽規則的畫面,校長幫我拍了照片,並且加洗放大、親筆題字送給我)

862張效良3.jpg

林義烈同學主辦母親節詩歌朗誦比賽誌念

            張效良攝影印贈

 

校長這種拍照放大送人之舉,並不是只針對負責舉辦的同學;一般來參與比賽或演出的同學,校長也都毫不吝惜的大把大把加洗和贈送的。在我手中就另有三張校長加洗放大的贈品:一張只有我一人,是民國571224日一年級上學期,第一次參加校內朗誦比賽的落選照,那一次我參加了比賽,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名次,也得了校長贈送的個人放大照片。

 

862張效良4.jpg

 

還有兩張合照:一張是民國5812月我二年級上學期拍的,在我沒有參加的「五千年」詩歌朗誦比賽會場,部分演說研究社社員合照,照片中四男四女,男的除了我之外,還有張印學長,劉壽貴、江文吉同學;四女當中有學姊、同學和學妹,但是名字都已經遺忘。

 

862張效良5.jpg

 

另一張是民國59611日我二年級下學期拍的,在我參加「愛國故事演講比賽」會後,演說研究社部分社員的合照,照片中人物右起:江文吉、黃素麗、劉壽貴、楊秀雲、我和陳白雪。照片都是放大的8吋照,在照片裡露臉的人,人人都有。如果你得了獎,照片背面更會有校長的墨寶」(下圖),作為比賽的獎品送給你,那比學校給的制式獎狀都要來得珍貴。

862張效良6.jpg

林義烈賢棣榮獲講故

比賽二年級第一名誌慶

   張效良

    五十九年六月於

    屏東師專

 

學校給的制式獎狀其實也很珍貴,因為上面印有校長的名銜;校長在我還沒畢業以前就退休了,很遺憾我的畢業證書上沒有他的名字,唯一可以證明我曾經是他學生的東西,就是印有他名銜的獎狀。這種獎狀也分處室,教務處發的有創意、自成一格,但是顏色比較黯淡;訓導處發的尺寸較小,但是顏色明快亮眼。

 

862張效良7.jpg

 

畢業之後,校長的墨寶」也會透過賀年明信片和賀年卡傳遞而來(下圖):

862張效良8.jpg

2 3 5   臺北縣 中和鄉中和市

    興南國小景新街四二三巷四三

   林   義   烈   先生

明信片分別於民國6612日、661231日、691229日收到

862張效良9.jpg

賀年卡於民國681231日收到

 

我在學校期間,屏師固定每學期舉辦五次月會,分別由各年級主辦。學校平常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活動。雖然白老師曾經對我們小小的抱怨說:學校是國樂老大,舞蹈第二,田徑還是什麼的第三,話劇只能排行老四;但是從學生的觀賞反應看,月會上比較受歡迎的節目還是「話劇」和「相聲」:「相聲」是校長指導;「話劇」則全由我的美術老師白雪痕先生負責。

 

白老師真是一個全能的導演,不,應該說是全能的話劇「製造家」才對。因為舉凡話劇演出前後所需的編劇、選角、排練、布景、道具、服裝、化妝、效果、燈光、上下場、提詞、走位、補漏等種種安排,無不全由他一個人單獨搞定。跟「相聲」一樣,「話劇」也是我們62級聯合月會的必備節目。62級「話劇團」本來沒有我,一直到民國591218日三年級上學期聯合月會的「書香門第」話劇,我才首度參與。那是一個戲分不多的反派角色,原先飾演的同學因為無法適應而半途退出;我則由於有過兩年的舞臺演出經驗,臨時上陣替補。沒想到我演得太賣力了,竟因此一砲而紅。從此,62級「話劇團」便有了我固定的位置:民國60510日參演話劇「鄰」;民國6011月下旬,正準備12月四年級月會的參演節目時,白老師突然病重住院。121日,由剛調來協助白老師的何南善老師,先行指導我們話劇排練。125日凌晨,白老師不幸辭世,使得我們四年級上學期月會的那一場話劇表演,很不習慣的看不到白老師匆忙穿梭在後臺的身影。

 

白老師雖然走了,但是我們不忍讓他一手拉拔長大的「話劇」因此消失。民國61420日,我們四年級下學期的62級聯合月會,仍然演出了白老師生前幫我們選好了角色的話劇「根深葉茂」(下圖)。

862張效良a.jpg

 

這一次是白老師去世、以及接續的何老師也相繼去職後,我們首度把話劇撐上了舞臺;國樂演奏後,校長高舉雙手鼓掌上臺慰勉我們。

 

屏師的話劇社,並沒有因為締建領航者的白老師遽然消逝而匿跡。民國626月我畢業離校後,許多話劇社的老社員仍連綿不墜的承續著話劇社的傳統。可惜因為乏人指導,六十二學年度上學期的話劇活動幾乎停擺。據六四級的話劇社社員李茂祥學弟來信稱:六十二學年下,老社員們向學校建議外聘老師來教,經陳主任准許並代為尋覓人選,請了一位校友回校指導。「據說情況良好,每一社員亦有興趣學習,搞得有聲有色。尤其在社長溫永安同學熱心的領導下,這學期話劇社的活動特別多,最好的是四月中旬的話劇比賽,實在值得我們共同來喝采的。」

 

白老師如果地下有知,看到學校話劇社復甦的現況,當會含笑九泉的。

 

稍早的民國61328日,校長因病住進高雄802總醫院民眾診療部,我代表班上前往探視。這是一個熟悉而揪心的地方:去年125日凌晨515分,我剛在此地送走了白老師。

 

民國601121日,白老師因為急病發作住進屏東醫院,23日緊急轉送高雄802總醫院民眾診療部,希望取得更好一點的醫療照顧。

 

老師倒下了,他三個幼弱的妻女怎麼辦?懂事的校友學長,主動發起由我們這些親炙於老師的同學,輪番值班代替師母看家及陪病。125日凌晨,老師彌留之際,正好輪到我和陳長瑞同學在病房外當班,病房內另有早已畢業、年紀較長的學長守護著。

 

醫生宣布病危時,我和長瑞同學銜命搭計程車,前往老師高雄友人家去尋白師母。計程車司機沒有繞遠路,還好心的下車陪著我們在暗黑的泥地裡奔找,第一次見識到高雄市縱橫交錯的巷弄裡,那種沒有按照號碼順序編列的門牌,找得你亟欲發狂,心裡真的是又氣又急:兩個才剛滿18歲的半大小孩,三更半夜裡肩負著如此重大的生離死別的任務,我們的一顆心早就嚇飛到九霄雲外去了。

 

幸好我們終於找到了師母住的地方,並且及時的送她回到醫院,見到老師的最後一面。

 

現在又回到這個既緊張又傷心的老地方,心裡難免忐忑,腦子裡盡想著老校長那滿臉憔悴、雙眼無助歪在病床的愁容,以致往病房的路也認不準了,連問過兩位護士才總算找到。進了病房,沒想到迎面而來的竟是那張熟悉明亮的笑臉,讓我一時之間手足無措,反倒呆定在門口,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我靦腆的呈上附有全班同學簽名的慰問卡,痴痴的站立在一旁。校長可能跟我說了什麼話,可是我完全沒有聽進去半句,只記得坐在一旁的夫人,親手剝好了一個柳丁塞給我吃。

 

這可是校長第三次因這個病住這家醫院了。

 

民國3511月,校長初任屏師校長才滿月,就因為盲腸發炎破裂導致腹膜炎,第一次緊急的入住這家醫院。當時醫藥匱乏,歷經六個星期的奮鬥,校長暫時戰勝了病魔,只是留下了腹壁疝氣的嚴重後遺症。

 

民國46117日,校長舊疾復發,再度住院手術,歷經整整一個月才勉強恢復。

 

這一次是第三次因同樣的病而住院,症狀相對的來說還算是比較輕微的,只短短的治療了10天便痊癒出院,也就是在我前去探視後第五天便返家了。但這次的病,也讓校長萌生了退休的念頭。

 

校長第一次大病之後,囿於當時的醫療環境,只得小心翼翼的與嚴重的後遺症共處。他常說:「人的身體,60歲的時候,一年不如一年;70歲的時候,一個月不如一個月;80歲的時候,一天不如一天。」其實在我進校到他退休前,他都只處在60的階段,何來對七、八十歲的理解?難道就是因為他的這段病歷,讓他有了招越真實年紀的更深一層感悟?

 

校長是民國6081日退休的。校長的退休,不但意味著我的相聲演出不再了,也表示我將拿不到有他具名的畢業證書。距離我的畢業日,只剩不到一年的時間,最後我所拿的畢業證書,卻少了我所親近和熟悉的校長之名,這是我就讀屏師五年最大的遺憾。校長退休之後,民國62319日還回學校做了一次個人儀態修養問題的專題演講,其中仍包含了他一貫招牌的微笑,與他個人的人生形象完全吻合。

 

我的「畢業紀念冊」日記,民國6248日購買於屏東某書局,62413日用另紙寫好序,15日拿著全新的日記本子,請校長第一個贈言賜予。那時校長還住在宿舍,我就等在日式的拉門外,校長把日記本子拿進屋裡,不一會兒就笑嘻嘻的把寫好的本子,攤開著拿出來交給我,字句裡仍充滿了微笑,那是我最後一次單獨的與校長見的面了。

 

民國711031日校長退休後第十年,我從屏師畢業後第九年,校長仍因舊疾復發而病逝,享壽七十七,從此我們天人永隔。但是他留在我心裡,以及他贈與我的「墨寶」裡的笑容,卻永不磨滅。民國5863日,距我進入屏師,見到校長還不滿一年,我就在我的日記裡寫道:「張效良校長是我最尊敬的人。」迄今歷逾半個多世紀,此話猶真,到目前為止,尚無有可以超越渠者。

 

民國1101031日是校長逝世39周年紀念日;明年(民國111年)81日,又是校長從他篳路藍縷開創,一路披荊斬棘引領了26年,迄它成長茁壯的屏師、退休50周年的紀念日。學生林義烈,特選在當日、校長逝世40年的開始,配合母校舉辦的【春風化雨 高山景行--張效良校長特展】,公開我手邊珍藏石徒校長所贈的墨寶真跡,以示永恆的追思。

 

 

第四位是省立屏師的校長陳漢強。

 

我在屏師就讀的五年當中,經歷了兩位校長:民國578月的第五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入學的時候,是屏師的第一任校長張效良;民國627月的第六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畢業的時候,是屏師的第二任校長陳漢強。

 

862陳漢強1.jpg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七月、屏東師專畢業、校長陳漢強、相處1

 

畢業證書上,校長姓名下方蓋的是校長的「官章」,校名上蓋「學校」的「關防」,日期上蓋「教育部」的「關防」,比初中畢業證書上蓋的「臺灣省教育廳」的「關防」層級更高。跟初中的畢業證書相同的是,上面還貼著照片,看起來比較成熟,應該不是初中畢業時拍的准考證照。

 

這張畢業證書還有跟一般大專院校的畢業證書不同的「但書」,以長條橡皮印章,附印在「畢業證書」字樣的右下角,寫著:「先依照規定服務,俟取得服務期滿證明書,方可升學或從事其他工作。」原因是:我們是公費生,依規定享有幾年公費,就必須服務幾年。我們當時學校裡共有三種學制的師範生:普師、師專和特師科。

 

普師科是普通師範科的簡稱,程度相當於一般高中或高職,招收初中畢業生,就讀三年,畢業後分發到國民學校服務三年。師專就是我所就讀的五年制國校師資科,也是招收初中畢業生,就讀五年,畢業後分發到國民學校服務五年。特師科是特別師範科的簡稱,程度相當於二專或三專,招收高中職畢業生,就讀一年,畢業後分發到國民學校服務三年(不確定是一年還是三年)

 

這個規定其實似有還無,除非你一畢業就確定放棄分發,沒有報到服務,否則很難感受到它的約制。當時會選擇就讀師範或師專的學生,多半來自經濟相對弱勢的家庭,尤其是男生。選擇就讀師校,圖的就是畢業之後能有一分穩定的工作,立刻就可以對家庭經濟有所助益。因此不報到服務的人,幾乎是絕無僅有。我班上就沒有人放棄分發,同屆的其他班級,也都沒聽說有。

 

至於升學或從事其他工作,只有在你完全離開服務崗位時,才需要取得服務期滿證明書」,不然根本就不需要。民國658月第六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我插班考取輔仁大學夜間部。那時我服務才剛滿三年,就半工半讀的升學了,也沒有遭遇過任何的責難。民國667月第六十五學年度第二學期末,我就到國語日報語文中心,兼差指導暑期兒童作文班。那時我服務也未滿五年,因為利用的是假期時間,也不需要取得服務期滿證明書」。因此我跟大半的人一樣,壓根兒就沒見過什麼「服務期滿證明書」,更不知道它是誰發的、要去哪兒申請的事情。

 

陳漢強校長,1937年出生於福建省龍岩縣小池鄉,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1972年出任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第二任校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的大專校長。我就在校長來校的第一年畢業,是他擔任大專校長後的首屆畢業生。

 

1981年校長離開省立屏東師範專科學校,出任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副廳長,在省立屏師當了九年的校長。1982代理教育廳長。1986年轉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長,任職5年期間,有四年我都拿到了他發給我「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國民中學國文科輔導員」的聘書,似乎默默的延續了我們在屏師時、僅維持了一年的師生情份。

 

862陳漢強2.jpg

 

1991年校長卸下臺北市教育局長擔子,出任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校長時,屏師旅北校友會」,還組織了一個龐大的「護送團」,浩浩蕩蕩的陪同校長南下,並且參與了他的布達就任儀式。團員大半都是他在屏師擔任校長期間、畢業及入學的學生,當時頗受媒體注目。

 

民國855月,新黨全委會召集人王建煊先生、力邀校長代表新黨參選立法委員,以6萬票高票在台北市當選立委。

 

民國109年校長獲頒第七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是一個實至名歸的教育家、及偉大的藝術教育工作者。

 

2023年的12月,校長的名字,忽然又跟屏師合體出現在報刊上,原因是當年屏師的「跑萬丹」傳統,即將在停辦了41年之後,在今年的校慶日後復跑。

 

9日,在萬丹國中鳴槍恢復起跑,87歲的陳漢強老校長,也偕同82歲的夫人羅鳳珍老師報名參加。

 

70多年前,屏東師範創校時就有「跑萬丹」的傳統。後來每年更在校慶前夕,男生從位在屏東市的校區,越野跑到萬丹來回22公里;女生則在學校操場跑800公尺。這項擁有30多年歷史的路跑活動,在41年前停辦;今年校友們提議復跑,獲得熱烈回響。活動今天(9日)登場,許多頭髮花白的校友們從萬丹起跑,跑回母校(現為屏東大學屏師校區),重溫熱血青春。

 

2023屏師跑萬丹」籌備會表示,1946年創設屏東師範的張效良校長,首創運動、活動、勞動三動教育,「跑萬丹」是運動教育之首。1972年陳漢強校長接任,更繼續發揚「跑萬丹」持之以恆、堅毅不餒的精神,每年校慶前夕,一到四年級的男生,從校內越野跑萬丹來回22公里,女生在校跑800公尺操場,多年來,跑萬丹是眾多屏東師範、屏東師專畢業校友共同的成長記憶。

 

2023屏師跑萬丹」報名參跑的各屆校友,從50級到100級,跨越屏東師範、屏東師專到屏東師院、屏東教育大學時期;年齡從82歲到20歲,時間長達一個甲子,真可謂漪歟盛哉!

 

「屏師跑萬丹」停止於1982年,是校長離開屏師的次年,那一年他才46歲;41年之後,87歲高齡的校長重回屏東鳴槍,其意義不可謂不大。因為跑萬丹,不但是眾多屏東師範、屏東師專畢業校友共同的成長記憶,也是近一甲子的屏東人,難以抹滅的人文風景。

 

明年之後,如果屏東大學、或者屏東縣府,能讓這個活動接續下去:把跑萬丹」納入屏東大學校運的競賽項目,或者列成屏東大學校慶的餘興節目,都能再為屏東增添更多的熱血和活力。

 

如果需要一筆基金來單獨運作,就以籌備這次的「2023屏師跑萬丹」的例子來看,這近一甲子入學及畢業的屏師人,應該不會吝於再為母校盡這一分心力的!

 

by 甲多先生 @ 2023.12.25 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