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0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出生於民國4287日,6歲入小學,讀書14年,教書30.5年,歷經12個學校,15位校長,50.5歲退休。從民國488月的第四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到民國931月的第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為止,連續44.5年、89個學期裡,我總共受過22位校長的照拂;其中15位是我就讀、有正式學籍,及服務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還有7位是我短期實習、服務、進修與沒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

 

我的校長順序一覽表

一、就讀有正式學籍,及服務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15

年月日

學年

年紀

學校

校長

編號

備註

420807

42

0

 

 

 

出生

480801

48

6

新港國校

鄭盛

01

入學、開始讀書

540731

53

12

新港國校

鄭盛

 

畢業

540801

54

12

縣立嘉中

陳家洋

02

入學

570731

56

15

縣立嘉中

陳家洋

 

畢業

570801

57

15

省立屏師

張效良

03

入學

610801

61

19

省立屏師

陳漢強

04

 

620731

61

20

省立屏師

陳漢強

 

畢業

620801

62

20

興南國小

劉健飛

05

開始教書

650801

65

23

輔仁大學

于斌

06

入學

670801

67

25

輔仁大學

羅光

07

 

680801

68

26

興南國小

詹錦淵

08

 

690731

68

27

輔仁大學

羅光

 

畢業

700801

70

28

瑠公國中

葉見登

09

考上國中

720801

72

30

中正國中

鍾明樟

10

 

760801

76

34

臺灣師大

梁尚勇

11

入學

770801

77

35

建中補校

李大祥

12

調到高中補校

790801

79

37

建國中學

劉玉春

13

轉到日校

800731

79

37

臺灣師大

梁尚勇

 

畢業

850801

85

43

建國中學

李錫津

14

 

880801

88

46

建國中學

吳武雄

15

 

930201

92

50.5

建國中學

吳武雄

 

退休

統計:在學14年,工作30.5年,歷經12個學校,15位校長,年齡50.5

二、短期實習、服務、進修與沒有隸屬關係的學校校長7

年月日

學年

年紀

學校

校長

編號

備註

610803

61

19

明義國小

葛維智

01

0823中斷/20-15~19:5

620416

61

20

中正國小

余王碧

02

0426結束/10/4123

620430

61

20

屏師附小

朱劍鳴

03

0512結束/兩週/演示教學

630107

62

20

運輸學校

鹿篤位

04

0413畢業/14/

700223

69

27

省立北師

熊光義

05

0306結業/兩週

740601

73

32

市輔導團

林忠廉

06

800731結束/2+4

870306

86

44

淡江大學

林雲山

07

0612結業/14/學分證書

在學期間,2次短期實習,1次短期服務;工作期間,2次各4年半工半讀,當兵2年,短期進修3次,12週,214週,兼輔導員6年:增加7位校長

新港國校校長鄭 盛第一

縣立嘉校長陳家洋第二

省立屏師校長張效良

省立屏師校長陳漢強

興南國小校長劉健飛

輔仁大學校長 

輔仁大學校長 

興南國小校長詹錦淵

瑠公國中校長葉見登第九

中正國中校長鍾明樟第十

臺灣師大校長梁尚勇十一

建中補校校長李大祥十二

建國中學校長劉玉春十三

建國中學校長李錫津十四

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十五

明義國小校長葛維智外一

中正國小校長余王碧外二

屏師附小校長朱劍鳴外三

運輸學校校長鹿篤位外四

省立北師校長熊光義外五

市輔導團校長林忠廉外六

淡江大學校長林雲山外七

 

by 甲多先生 @ 2023.12.25 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112日,我收到衛福部邀請我出席、20231130日、於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行的「112年全國績優志工表揚典禮」接受表揚的公函,結束了我投身志工生涯超過8000個小時、終於獲得「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周折奇遇。

 

公文862.jpg

112年全國績優志工表揚典禮「邀請函」

 

這是我第二次提出這個項目的申請,申請的單位是我目前仍繼續服務中的新北市政府○○局處志工隊。這個單位我從20134月加入開始服務,到我提出申請結算年資的20221231日,只服務了9年多,服務時數才1402個小時,比我第一次提出申請的單位,服務年資超過24年,服務時數累計5786.5個小時、相去甚遠。

 

4年前的2019年,我第一次提出這個申請。申請的單位是我服務時間最久、服務時數累計最多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這個單位,我從「志願服務法」還沒有開始實施的19976月,就開始服務,是我的第一分義工、和志工的工作;當時並沒有書面的志、義工之名,只稱為「志願服務」;到我那次提出申請結算年資的2019630日,已經服務超過了22年,服務的時數,也累計了有5249個小時之多。

 

志願服務市圖862.jpg

臺北市立圖書館「志願服務記錄證」

 

那一次申請的結果是「石沉大海」、無聲無息,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哪裡、或是什麼出了差錯!

 

我提出申請的單位層級很低,距離最後審核單位的衛福部,至少要通過五個關卡,才能抵達,想要真正知道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根本就是求助無門。何況,他們早就預先聲明了:無論審查的結果如何,送審的文件都不退回;因此,送審沒有結果的當事人,根本就收不到任何的通知,也永遠不會知道到底是怎麼了。

 

在此之前,我也曾經在相同的單位,於2010年和2012年兩度,分別申請過「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和「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並且都順利分別於20101021日,和2012125日,獲頒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和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所以我知道這個獎項辦理的流程:通常都是在該年度結束之前,就會完成頒獎。

 

可是這一次,我一直撐到了隔年的二月,才忍不住囁囁嚅嚅的向我申請單位的承辦人打聽;申請單位的承辦人,也是詢問了她的上級承辦人之後,才給我的回覆,說:當年臺北市立圖書館,申請該獎項的人共有三位,另兩位都獲獎了,唯獨我無!當然,她也沒有得到任何的說明。再往更上一層去查詢,只有「送審文件不退回」的確切答案,其他的也是跟我們一樣茫然。

 

「送審文件不退回」的答案,刺痛了我脆弱敏感的神經,因為那些文件的申請單位,大部分我都停止了服務。當初要離開那些單位時,我都遵照「志願服務法」上的提醒,分別申請了「績效證明書」;而相同的「績效證明書」,我也分別拿來申請了內政部的「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和「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都順利通過沒有問題;卻在申請衛福部的「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時,被打了一記悶槍。

 

而「送審文件不退回」,意謂著我已經沒有了原始的證明文件、就再也沒有機會重新申請「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了;這怎能不叫我著急呢。因此,我還跟我申請單位的承辦人,鬧了一頓小小的不愉快!

 

申請失敗那次的申請日期,是中華民國一八年六月一日,當時計算的累計服務時數是8059個小時,分別是:

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圖書志工5249個小時;

臺北市環境保護局○○里環保志工992個小時;

臺北市水利工程處景美溪河川志工675個小時;

新北市政府○○局處導覽志工1143個小時。

 

臺北市環境保護局「環保志工」,是我繼臺北市立圖書館「圖書志工」之後,投身志、義工服務生涯的第二分工作。

 

環保局862.jpg

台北市環保義工「服務記錄證」

 

民國83年,因為內人工作的關係,我們遷居臺北市。

 

「給自己居住的社區,盡一己微薄的力量。」這是我遷居臺北市當時,許給自己的願望。

 

「盡什麼力呢?」

 

「當然是做自己所能、又是自己所想的事了。」

 

那年的83日、就是我搬進了全新的文山區某社區以後,我就積極的在社區裡尋找這樣的事。

 

民國86611日,欣聞臺北市立圖書館,就在我居住的社區裡面,新增設了一個分館;兩個禮拜之後,我就到那裡得到了第一分為社區盡力的機會。

 

就在同一年底,受了當時還沒有當里長的陳○○夫婦、自動修橋鋪路行為的感動,我也跟著報名參加了里內的環保義工隊。進了環保義工隊以後,才知道裡面所有的隊員,都是鄰長兼任的;像我這種莽莽撞撞闖將進去、而且還帶著老婆一起去報名的純里民們,就只咱一對。

 

起初,志、義工的服務時數登錄,都是各自為政,一直到民國86年的1031日,才由臺北市政府製作統一格式的小冊子,發給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的人使用。但是這些登錄的時數,到了「志願服務法」公布實施以後,就都被丟到垃圾筒裡去毀屍滅跡了。

 

市政府862.jpg

台北市政府「志願服務記錄證」

 

民國90120日,「志願服務法」正式公布施行了,「志願服務記錄證」改稱「志願服務記錄冊」,格式面貌全國一致,由地方政府統一製作發行。臺北市環境保護局「志願服務記錄冊」,是我經由里長之手取得的第一本、個人擔任志工的「服務記錄冊」。

 

環保局紀錄冊封面862.jpg

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志願服務記錄冊」

 

民國9172021日兩天,當我受完臺北市立圖書館的特殊訓練――資訊之旅(二)之後,我又拿到了另一本由臺北市教育局發給的「志願服務記錄冊」。這本記錄冊,只記錄了我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服務、訓練、表揚獎勵等資料,長年存放在我的服務單位裡,一直放到2021年的831日,我離開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志工隊時,才連同我最後申請的一張「績效證明書」,一起取回。

 

教育局紀錄冊封面862.jpg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志願服務記錄冊」

 

臺北市水利工程處景美溪河川志工隊,是我效力的第三個志工隊伍。20085月入隊,20126月離隊,雖然只待了短短的4年零兩個月,卻是我日後津津樂道的一段因緣。

 

2006年初,我向打算競選連任的陳○○里長建議:仿照文山區試院里的作法,分人分段打掃里內河堤,並率先認領景美溪自寶橋至一壽橋間堤上步道,每日清掃,帶動附近里內鄰居一起加入,一時蔚為風潮。

 

沒想到就在此時,景美溪河堤的主管單位,臺北市水利處,為了美化景美溪周邊,行文沿岸各里,徵求沿堤居民擔任河川志工;我們一得知,便順理成章的加入了。

 

臺北市水利處的河川志工特殊訓練,由處長親自在堤外的河濱公園主持,採一面講解、一面實作的方式辦理:特殊訓練當日,即是志工開始服務的首日。連續訓練6小時,另外折算服務時間3小時。訓練完成以後,已領有其他單位發的「志願服務記錄冊」者,不再發給;巡溪的服務、訓練等資料,併其他單位的資料,分開紀錄在同一本冊子裡。我就記錄在第一本,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發的「志願服務記錄冊」裡。現在,我的環保局紀錄冊裡,記載了兩單位志工的資料了。

 

從民國975月,到民國1016月的4年零兩個月任職期間,我所屬的巡溪小組,總共查報了河濱公園缺失1831件次。我們把這些缺失申報上去,一面作為政府的耳目、訪查民瘼,一面反映民眾的心聲、傳達人民的需求;藉著查報河濱公園設施缺失的機會,我們也促成改善了許多、我們所居住環境周遭的景觀。

 

「志願服務法」實施以後,參與「志願服務」的人都叫做「志工」;「志願服務法」實施以前所累積的時數,全部作廢;所以,原先由「義工」轉任的「志工」,他們的「志工服務時數」,都是從民國90120日,由起重新計算。

 

由於我同時參與多項的「志願服務」工作,因此累計志工服務時數的速度也很快。

 

2010630日,距離2001120日的服務時數從起算日,不過9年多一些,我的總服務時數已達3100個小時,分別是: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圖書志工2285個小時,

臺北市環境保護局○○里環保志工539個小時,

臺北市水利工程處景美溪河川志工276個小時;

已經符合了申請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的資格。

 

兩年之後的2012630日,我的總服務時數,更是極速飆升到5002個小時,分別是:

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圖書志工3335個小時,

臺北市環境保護局○○里環保志工992個小時,

臺北市水利工程處景美溪河川志工675個小時;

正好超越了申請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的門檻。

 

於是我就在2010年和2012年兩個年度,分別申請了「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和「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並且都很順利的,分別於20101021日,和2012125日,獲頒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和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

 

會申請這個獎項,其實是有故事的。

 

到社區的圖書館當義工,既是我的生涯願望;真正得到了落實,自是我莫大的的榮幸。因此,在服務的過程當中,我總是竭盡心力,發揮所長、貢獻所能。從1997年到2009年的12年間,我總共獲得臺北市立圖書館「館內績優志工表揚紀錄」10筆,包括資深服務一、二、三獎5筆,服務熱忱獎3筆,特殊貢獻獎和讀書會會長推廣貢獻獎各1筆;相較於館內績優志工的表揚紀錄,我的「曾接受相關單位績優志工表揚紀錄」的表現,就顯得十分貧乏。除了民國98130日,臺北市教育局發的「志工榮譽狀」,和民國98125日,臺北市政府發的「學童守護感謝狀」兩紙,看起來比較正式之外,其他的獎狀、感謝狀等等,都是里長用他的印表機、自己列印製作的。

 

但是這期間,圖書館並沒有抹煞我的努力;他們其實也是常常在幫我申請這個、那個外界種種的獎勵。2006年,圖書館就曾推薦我、參與中華民國第13屆「志願服務獎章」的候選;20082009年,更是連著兩年,推薦我參與臺北市第1213屆『金鑽獎』,優良志工的角逐;也曾推薦我、參加中華民國志願服務楷模「金駝獎」的選拔。

 

但是我都沒能獲獎。

 

這我倒還無所謂,但是他們卻都很沮喪:因為努力申請了老半天,結果卻都沒有得到任何的回饋!

 

沒能得獎,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用心用力、真正的把我的工作表現,完美的呈現出去。

 

我的工作表現,需要用文字和圖像來表達,都需要長時間一點一滴的累積才行。

 

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地區分館,人少事情多,除了日常的應辦事務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臨時交辦、和偶發事件要處理。館、我雙方,其實都有這樣的默契:我只是來當志工的,又沒有要幹什麼,何必多此一事?志工來館服務,是要幫他們忙的,基本上,他們是沒有時間、也想不到,需要管到志工服務績效的這一塊上面的。

 

你一定不能想像,我在那個分館總共服務了24年兩個月零6天之久,得過三十幾個館內外的各種相關獎項,圖書館居然沒有留下一張我日常工作有關的照片。除非我參與了館方主辦的特殊活動,得以隨緣入境一二、往上陳報者之外,幾乎都沒有我個人的影像紀錄。201311月,臺北畫刊「暖心志工專題」的記者趙欣來電,相約要來訪問我,還自帶了攝影記者同行。是不是因為他早知道:圖書館跟我,都提不出與他所要訪談內容,「聊一聊志工生涯的心情與小故事」的相關影像呢?

 

暖心志工標題頁862.jpg

臺北畫刊「暖心志工專欄」的標題頁

 

201412月,我應邀投稿第16期「志工臺北」。為了版面的需要,才請在場的館員,臨時在「綜合服務臺」前,幫我草拍了一張我的真實工作照,距我到館時間已經超過了17年。這是我的第一張尋常工作照,應該也是唯一的一張,就留在「志工臺北」季刊第16期的書頁裡。拍攝的時機很倉促,連服裝都未整,該有的志工背心也來不及穿!

 

志工臺北3862.jpg

16期「志工臺北」投稿裡的身影

 

201311月趙欣來訪的內容,刊登在2014110日出刊的「臺北畫刊」第552期。攝影記者許斌現場拍攝了幾張照片,其中有一張刊物沒用,卻意外的出現在中華民國一百五年五月3日、臺北市政府出版發行的日曆下頁,是當時的分館主任無意間發現,特地從他的辦公室取下來送給我的。掃描放大看,我那穿梭在圖書館書櫃間的老邁身影,才得以首度曝光。照片雖然是經過專業設計:事前安排演練、事後美化修飾過的,仍舊掩蓋不了我那髮蒼視茫的60多歲垂垂老態;較之我初入館、開始服務時的40多歲、中壯年的挺拔英姿,差距真是不能以道里計。

 

1050503日曆862.jpg

髮蒼視茫的60多歲臺北市立圖書館「暖心志工

 

而且,從1997年到2009年的12年間,我服務的那個分館,6個館員加上一個主任的編制員額,總共輪換了43個人(多位重覆來去的還不算數),志工業務的承辦人經常變換,有些甚至是代班人員,只來了幾個月就走人,對志工的人、跟志工業務,根本都還不瞭解。一個公文下來了,他們便行禮如儀的照章辦理;對我的推薦,也是如此。他們擬就的那些推薦文件,連我自己看了都決不可能給它得獎的,更何況是那些見多識廣的上級審核老爺們!

 

因此,我就給當時擔任志工業務承辦人的建興建議:我們只申請內政部(現在是衛福部)的志願服務績優三獎就好了。因為這個獎項,只需要服務的時數夠,沒有名額限制,不必拚、不必比,獎牌自然到手。而那些需要長期且時時「關注」,之後還需耗費大量「後製」功力的候選、推薦等等,我們就先放過它們吧!

 

建興接受了我的建議,20106月,只替我申請了3000小時的獎勵,便一舉榮獲「志願服務績優銅牌獎」,馬上給他的志工業務,增添了些許的生鮮活力;20126月,接手的志工業務承辦人志堅,也只替我申請了5000小時的獎勵,也順利的拿到了「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三年而兩獎入袋,對臺北市立圖書館、一個小小地區分館、辦理一個志工的業務績效,是何等的令人振奮!

 

2013年換了另一個志工業務承辦人彩雲,她是2004年考試分發來的館員,除了2005年的14月間,短暫的調回總館採編之外,長時間都在我服務的分館任職,跟我十分熟稔。她看過20082009年,臺北市立圖書館推薦我、參與臺北市第1213屆『金鑽獎』、優良志工角逐的檔案,覺得事有可為。

 

於是她花了許多工作之餘的時間和心力,一方面收集我在館內的服務和得獎紀錄,一面多方詢問及記錄我投身志工行列的心路歷程,一一套用在主辦單位所提供的格式表單上,洋洋灑灑的羅列了十數條、我的服務績效和特殊貢獻,終於一舉把我推上了、臺北市102年度、第17屆優良志工『金鑽獎』的得獎舞台。

 

三位志工業務承辦人、歷經6年的接續奮鬥,終於開出了芬芳的花朵,怎能不歡欣鼓舞。20131115日晚上,臺北市立圖書館館長,親自陪我上台領獎,更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奪得這個臺北市志工最高榮譽獎項的無上光榮!

 

唯一的缺憾是,得到這個「臺北市」志工最高榮譽獎項的「人」,竟然不是「臺北市」人,而是「新北市」的市民;不但讀起來拗口,看起來也很彆扭。

 

奪得「臺北市」的『金鑽獎』只是起點,不是斷點。

 

2012331日,在住家發生了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故,雖然找了社區耆老鄰居、里長、派出所的員警多方協助,仍然不得要領,嚇得我隨即找尋他方,幾乎是逃命式的搬家。從看屋、買屋、裝潢、搬遷到入住,搬家的工作,只花了短短的不到三個月時間,便火速完成。2012628日,趕在前往德國訪友的前兩天,揮淚斬離了那個我居住了18年,精心奉獻超過15年、原本想要就此終老於斯的、文山區新社區。

 

搬離臺北市那時,我每星期固定在社區的圖書館服務三個半天,巡溪一個上午,每天打掃我自己認養的社區旁河堤,大約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還擔任了社區守望相助巡守隊的小隊長、社區學童安全守護隊的隊員、及春安演習期間、社區的夜間巡護等工作。

 

巡守導護862.jpg

臺北市「守望相助」暨「學童安全守護隊」的識別證

 

民國92年間,我甚至參加了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木柵垃圾焚化廠的特殊訓練,取得了「事業廢棄物入廠焚化的陪同檢查員」資格。

 

陪同檢查證862.jpg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木柵垃圾焚化廠陪同檢查證

 

2012630日,要搬離我原居住的文山區新社區時,我向臺北市環境保護局○○里環保志工隊,和臺北市水利工程處景美溪河川志工隊,這兩個因為我居住地緣關係的志願服務單位辭了職;並且各申請了兩分臺北市環境保護局992個小時,和臺北市水利工程處675個小時的服務績效證明書。其中的一分,2012年用來申請「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於2012125日,獲頒內政部「志願服務績優銀牌獎」;另一分,於2019年申請衛福部「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卻無聲無息的消失於申請文件的大海裡。

 

2012630日搬離文山區新社區時,我留下了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圖書志工沒有辭,不止因為它是我志工生涯的第一分工作,更因為它也是我最擅長、最得心應手的服務。在圖書館裡,我貼磁條、撕換書標、上書、整架、幫忙借、還書、上網登記、諮詢、借(要)物品、排除影印服務或電腦上網的障礙,還有借書證的登錄和製作等。

 

服務櫃台有很多工作是須要專業能力的,像書籍歸類、編目,資料查詢、比對、更改等,必須擁有規定權限的圖書館員,才能辦到,這些事我就無庸置喙。但是像引導讀者適切的使用圖書館資源,制止學生讀者妨礙他人情事,管管秩序,協助殘障者進出、上下樓梯等等,我倒是常常在做。

 

最得力的是,當該日即將閉館前,我可以在櫃台留守,讓僅有的兩名館員(我通常利用假日前往服務,而假日他們通常僅有兩名館員)分頭收拾報刊、「驅走」讀者、關閉門窗和電燈;如果是晚上,我還主動要求上樓去檢查廁所、門窗以及關閉電燈,感到特別的「有用」(因為圖書館員多半是女性)。

 

民國861018日下午,附屬分館的「○○讀書會」成立,這又是我想做和能做的事。在當時分館主任的大力宣導下,我被推為首任會長,擔當讀書會帶領的工作;沒想到一直連任了六屆,直到91102日為止,前後參加讀書會的會員達106人,聚會104次,共讀了104本好書,對圖書館致力推廣的「書香社區」運動,不無小補。

 

隨著圖書館業務的不斷擴展,我的服務工作也不斷的升級。我有電腦資訊利用、對周邊軟硬體的修理維護、也頗知一二的專長,就被派上了用場。

 

民國889月間,因逢臺灣百年一見的「921」大地震,分館所在的大樓嚴重受創,圖書館被迫關閉整修。民國892月間,分館重新在原址部分樓層開館,部分樓層仍舊關閉繼續整修,有的樓層趁便重新分隔改裝。期間,服務櫃台從原來的五樓,暫時搬到七樓繼續運作。

 

民國93年,全館改裝修繕完成,服務櫃台要從七樓搬回原來的五樓。41號星期四休館日一整天,我應當時的主任之邀,受任完成全部電腦及網路周邊設備的連接、設定和檢測的工作,並且將簡易的使用和維護方法,教給館員們實地操作、乘便練習。

 

一面當圖書志工,一面又是環保志工的好處是,我還能把環保生活帶進圖書館去;在圖書館裡,把有關」和「的環保理念、無聲無息的分享出去。

 

民國9912月,我發現館內許多兒童圖書毀損嚴重,於是商請內人、在我的圖書志工服務時間、跟我一起到館,與我開始聯手修補館內圖書;至民國101630日止,共修整了1673冊圖書,使許多瀕臨報廢的書籍,都重新獲得了再生。

 

這都是緣於我在圖書館的服務參與,才使我有機會,把當「環保志工」的心得,也拿到社教環境裡,來做一番小小應用的緣故。

 

其實,早在民國875月間,因前往借書的關係,無意間發現臺北市立圖書館景美分館,有著不同於總館的「好書交換」的作法,便興沖沖的回去向當時的分館主任提出建議,請他在我們分館也開辦類似的業務;當時我並且提出個人粗淺的構想。原主任因旋即調往總館,本想此議將因而擱下。不料新任主任7月才來,9月我便在七樓書庫前,發現了「好書交換」的書架。「我們版」的作法,比總館的規模小、但是彈性大,而且比「景美版」的有制度,也比我當初的建議更簡單、更方便;但是我們都要讓社區的好書多流通的原意,卻絲毫不受影響。

 

一年間,我們這個社區的人,經由這個管道獲得流通的書籍,少說也有幾千本;藉由我們分館的「好書交換」區,許多早就已經宣告死亡的舊書,因而都獲得一度以上的新生。我自己就趁這個機會,「出脫」了好幾百本的「陳年舊書」,也看了不少的好書(看畢多半又送回);民國101年搬家前,更是把家裡的整牆圖書全數捐出,這樣陸續捐書的數量,累計已達千數,影響所及,周遭鄰里親朋共襄盛舉者,也不乏其人,至今社區捐書量,平均每月均有數百之多,真正達到社區內「好書大家讀」的目標。

 

促成並協助館員,推動社區「好書交換」的推廣活動,一方面鼓勵來館讀者踴躍參與,個人也身體力行等事,與前述的修補圖書,使老舊書籍重獲新生,都是「環保生活」愛物惜福方面的實際體悟。

 

為了落實環保的節能減炭工作、徹底實施回收紙的再利用方面,我在圖書館的「通閱圖書收送單」印表機裡,設定了專用的紙張規格,把報廢的B4連續報表紙,切開重新再利用;回收的A4紙乾淨面,也可以切開、黏接成長條,供「通閱圖書收送單」列印使用。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在服務台的主要工作,就是切紙、黏貼、列印、收送通閱圖書等,估計每年都可為圖書館,節省上千張的白花花紙張!

 

在「心靈環保」方面,頂著我服務單位的光環,加上我本身的專長,輕易便能獲致家長的信賴,以此協助家長指導子女選書、讀書、準備考試等,常常使得父母與子女雙方都贏;而對於學齡前兒童,則以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吸引小朋友不怕書、進而愛看書、愛上圖書館,效果還不錯。

 

由於個人將環保生活,巧妙融入社教的服務,有了小小的成果,在第17屆金鑽獎的推薦表上,圖書館便將之分別寫在「服務績效30%」、「服務倫理25%」「特殊/創新貢獻(請描述具體事蹟)15%」各欄裡,讓我順利獲得了第17屆金鑽獎「教育類」優良志工的獎勵。

 

民國99424日,我受聘擔任臺北市立圖書館、志工基礎訓練「志工經驗分享」課程的講師;民國100324日,我還受聘擔任「臺北市立圖書館網頁資源介紹與應用」課程的講師。更早之前,還擔任過圖書館辦理的館外交流的領隊兼導護。在圖書館的志工任務上,我有許多角色的變換。

 

因為我還沒有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拿到我8000小時的志工金獎,因此搬家後,我仍舊每星期兩次、橫跨五個鄉鎮區,千里迢迢的跑回到我原本居住的社區圖書館服務。

 

如果我沒有搬離圖書館社區,以我從2010年以3100小時申請「銅牌獎」,到2012年以5002小時申請「銀牌獎」,兩年之間累積1902個小時的服務速度,不出三年半,也就是到2015年年底,我的服務時數,一定可以遠遠的超過8000個小時,達到足夠申請「金牌獎」的資格。

 

換句話說,到了2016年,我就可以向臺北市立圖書館提出申請,並且也能夠如願的得到「金牌獎」的榮譽。你知道嗎,能夠把個人光榮的「志願服務績優」金銀銅牌三獎,一併獻給我的最愛、也是我的第一分志工工作,我的內心,是多麼的驕傲與期盼啊。

 

可是我搬離原社區了,三分志工也辭去了兩分,要在三四年間累積3000小時,那是有點困難的,看我從「志願服務法」開始施行的民國901月,到民國996月,陸續從一分志工、兩分志工、三分志工的積累,才勉強達到3100個服務時數;現在只剩一分志工,起碼還得1520年的時間,服務時數才能跟先前的相比;到那時,我已經超過80歲了,還有餘力奉獻嗎?

 

還好,搬到新家以後,藉著內人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因緣,找到了一個也能貢獻我專長的志工。20134月,我正式成為新北市政府○○局處志工隊的導覽志工,這是我的第四分志工工作;完成特殊訓練後,也沒有再領一分「志願服務記錄冊」,在這裡的導覽服務、訓練等資料,就併列在我第一本,由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發的「志願服務記錄冊」裡,分開紀錄。看來在「記錄冊」的國度裡,已經不再區別臺北和新北,志工業務是統一了。而現在,我的環保局紀錄冊裡,記載的志工資料分屬三個單位了。

 

有了第四分志工工作的協助,到201961日,我的累計服務時數是8059個小時,於是我興致沖沖的向臺北市立圖書館、提出「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申請,想:雖然遲了3年,當年的願望,還是逐漸在實現之中呢!7月提出的申請,經過8月、9月、……一直等到隔年的2月,終於等來失望的消息!圖書館的志工業務承辦人安慰我:既然時數已經達標,今年沒有申請到,明年再申請也一樣。可是我的證明文件,已經全部被沒收了?答:可以再申請呀!

 

可以再申請?也不盡然!

 

20203月,我準備在臺北市立圖書館二度提出我的8000小時表揚申請,第一步就是到同一棟大樓的樓上、文山區○○里辦公處,申請臺北市環境保護局的績效證明書。因為里長是我們志工隊的督導。

 

19948月,我剛搬到文山區○○里時,里長姓高,我要當環保義工,就是打電話跟他報的名;他讓我直接找跟我住在同一條街的鄰長報到;鄰長時任文山區第5隊、就是我里環保義工隊的隊長。1998年改選里長時,鄰長跳出來挑戰連任的高里長,失利後黯然搬離本里;那次高里長的助選大將,就是四年後取代他的陳○○里長。

 

我在高里長手下擔任環保義工,也幫他設計規畫過社區巡守隊的服務細節,因此他認得我。民國90120日,正式公布施行「志願服務法」後,我取得的第一本個人「服務記錄冊」,就是他幫我申辦的。

 

○○里長於民國911225日就任為第九屆里長,我就在他手下服務,一直到民國101630日,我搬離他的里為止。我在他任上所做的事就更多了,也多次參與他舉辦的活動,擔任他行政團隊的小幹部:他更認得我。

 

20169月,陳○○里長病逝於他的第四個任期中。當我20203月、前來申請臺北市環境保護局的績效證明書時,里長已經換人了,新任的里長她、當然不認識我!那時候,我不但已經離開志工隊、而且也搬離了社區,根本與她毫無瓜葛了。不幸的是,我服務過的志工隊,偏偏由她所任的職位者來督導,她根本就脫離不了關係。

 

曾經兩度幫我辦理過同樣案件的里幹事,也愛理不理的佇立在一旁。這個里幹事,一直跟著陳○○里長十幾年,現任里長時代,他續任著里幹事。以前在我申請績效證明時,他曾經一度無理的阻抗,遭陳里長當面訓斥。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從此他就對我有些不滿,之後對於我的其他申請案件,也常常都是愛理不理的;這一次也是一樣!但是在我的一再堅持下,里長只好蓋下章,讓里幹事把案件送出去。

 

明日里幹事來電,說環保局的承辦人來電,讓我回電要跟我當面說明:我就知道大事不妙了。環保局的承辦人跟我說,他問過他的長官,長官說不能發績效證明書給我。他說的是什麼文件不齊等等理由,我早已忘了;但是在當時,我是無法理解的。因為這些文件都是曾經申辦過、而且獲得認可的一模一樣的東西。其實這個結果,正是我在第一次提出申請失敗後、所最擔心害怕遇到的情況。

 

在陳○○里長的時代,與今天同樣的文件、由同樣的承辦人送出去、送給同樣的志工運用單位,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關鍵只在於:如今陳里長不在了!中庸」裡所說的「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的話,結結實實的在現今這個世界、活生生的我的眼前搬演了。

 

環保績效一二862.jpg

民國99年和民國101年順利申請且被內政部認定為有效的兩張績效證明書

 

而且同樣一式的民國101年那張,卻在中華民國一八年六月一日申請金牌獎時,被衛福部認定為無效。以現在的情況看起來,說不定是衛福部認定的無效是對、而內政部所認定的有效,反而是錯的呢!

 

2013年、臺北市立圖書館推薦我、參與臺北市第17屆『金鑽獎』優良志工角逐的推薦表上,「於本市各單位、服務年資、及時數(90120日起計算,不足欄位請自行增列)」欄裡,記載的是:

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   901月至1026月 3653

臺北市環保局環保志工    901月至1016月 983

臺北市工務局水利處河川志工 975月至1016月 675

於本市服務年資累計12年月,5311小時

於本市各單位服務年資及時數

(自90年1月20日起計算,不足欄位請自行增列)

服務單位

服務起訖時間

服務時數

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

901月至1026

3653

臺北市環保局環保志工

901月至1016

983

臺北市工務局水利處河川志工

975月至1016

675

於本市服務年資累計 12 6月, 5311 小時

 

得獎前,社會局的志工來訪視時,還跟我確認過;可是得獎名單上,服務時數仍然從我自己申報的5311小時,砍掉臺北市環保局環保志工的983小時,變成4328小時。

臺北市102年度第17屆金鑽獎優良志工得獎名單

編號

類別

推薦局處

服務單位

志工姓名

服務年資

服務時數

23

教育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臺北市立圖書館

126

4,328

 

 

原來,網上盛傳臺北市的志工服務,由里長所認證登錄的時數,因為部分里長流於濫給濫發,已經不再被社會局所承認的消息是真的!而不幸的是,我當環保志工的所有服務和訓練,都是里長給我認證的;而現在那個認證我的里長已經死了,已經再也沒有人能出面,證明我的時數不是里長濫給」的你看,現在臺北市環保局,乾脆就不再把績效證明書發給你了!992個小時呢,那是每星期3小時,持續331周、相當於6年零兩個多月,連續不斷的辛苦奉獻,才能得致的成果啊!

 

少了環保志工隊的992個小時,到2019年的61日,我的服務時數只剩7067個小時,距離8000小時的金獎申請門檻,還缺少933個小時。那還得是能夠再申請得到、臺北市水利工程處、景美溪河川志工隊的675個小時才行。

 

基於路途遙遠、難以親自前往之故,20219月,我以書面郵遞的方式,向臺北市水利工程處,申請我從20085月入隊,到20126月離隊間的績效證明書。承辦人在收到我的申請案件時,來電問稱:他的檔案裡找不到我的服務資料、我也沒有使用他們局處所發的記錄冊;而且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我還要申請它幹什麼;當他發現我的特殊訓練日期,跟服務日期的月份重疊時,更是斬釘截鐵的說,這是不可以的,訓練的時數,必須要從服務的時數裡扣除。我說,可以的,只要您按照規定辦理就行了,該怎樣就怎樣!畢竟,現在只要能要回幾小時就是幾小時了。

 

對已經去職者的質疑與問難,古今都是、中外皆然。

 

20115月中疫情再起,我已準備再請長假、或乾脆辭職離開圖書館時,於民國11053日,先幫內人向圖書館、申請她從民國9571日起,到民國1011231日間,來館服務的績效證明書(以備他日申請銀牌獎之用。民國105年,她在新北市申請銅牌獎時,似乎也遇到了臺北市環保志工,里長所認證的時數,不被採計的尷尬;最後幸運的,沒有在各層級的審核機關裡被「消失」)。沒想到承辦人劈頭就是一問:已經離職的志工,還可以申請嗎?原來她所說的可以再申請」,指的只是我、仍在線上服務的志工,並不包括曾經服務過、而已經去職的人。

 

郵寄申請文件給水利處後不數日,臺北市水利工程處的績效證明書就寄到了,跟我先前申請的服務時數一致,只是版本樣式改了。

 

(675小時)862.jpg

民國101舊版的臺北市水利工程處績效證明書

 

1100906河川Y績效證明書862.jpg

民國110新版的臺北市水利工程處績效證明書

 

現在,水利處的675個小時保住了;為了要補回那被砍掉了的992個小時的缺口,從2012630日搬家以後,我就開始在住家附近,尋找其他當志工的服務機會。

 

20134月,我在新北市政府○○局處志工隊,找到我的第四分志工工作後,2018年,我又找到了另一個能發揮我所長的第五分志工工作。

 

那年,我正好滿65歲,達到法定的「老人」標準,內人就介紹我到住家附近的公共托老中心報名當志工;因為那裡是銀髮族、就是像我這種人的日常活動之地;而且提供給老人擔任志工的工作機會,也是他們的「營業」項目之一。

 

201881日起,我開始在公共托老中心服務;直到2021430日為止,服務年資才兩年9個月。期間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心多次停止志工服勤,實際到班日數僅155(次);服務總時數為324.833小時。2022810日我申請績效證明書」時,上面記載我的服務起訖日期為:民國108328日到民國111630日;受認證的志工服務時數,只有177個小時。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志工的服務時數,必須在志工受過運用單位的特殊訓練之後,才能得到認可。而這個強烈規定,在當時可謂是雷厲風行、風行草偃的,每個志工運用單位,都受到嚴密的監管,沒有絲毫的漏洞可鑽。

 

所以,要等到2019328日,我在台北E大、通過衛生福利部所提供(高齡志工版)「社會福利類志工特殊訓練」之後,才能正式成為該中心的志工,服務時數才能得到認證;該中心當時由「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我也就跟著成了「伊甸」的志工了。

 

跟擔任新北市的志工一樣,我也沒有再領一分「志願服務記錄冊」。在托老中心的所有服務和訓練,都一併列在我第一本,由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發的「志願服務記錄冊」裡,分開紀錄。

 

最後,我記錄在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所發的「志願服務記錄冊」裡的志工服務單位,總共有四個,到民國1111231日的登錄情況如下:

 

第一、臺北市環保局環保志工。

服務期間:民國86101日,至民國101630日。

服務運用單位:文山區○○里。

總服務時數:1708.5;有效時數:992

登錄人:里長陳○○

上級單位認證時數:

 

第二、臺北市工務局水利處河川志工。

服務期間:民國9751日,至民國101630日。

服務運用單位:臺北市水利處。

服務時數:675

登錄人:臺北市水利處。

上級單位認證時數:675

 

第三、新北市政府○○局處志工。

服務期間:民國10241日,至民國1111231日。

服務運用單位:新北市○○局。

服務時數:1402

登錄人:新北市○○局。

上級單位認證時數:1402

 

第四、新北市○○托老志工。

服務期間:民國10781日,至民國111630日。

服務運用單位:伊甸基金會。

服務時數:320.38

登錄人:伊甸基金會。

上級單位認證時數:177

 

發給手冊單位的服務時數居然會不算數,倒是寄託在它冊子裡的其他三個單位都得到了認證,這應該也可以算是一個奇蹟了吧!

 

在這本冊子裡,不僅沒有臺北、新北的區別,連民間事業單位的志工業務,也全部都統一在一塊了。

 

「志願服務法」開始實施初期,大量的原本「義工」要轉換成「志工」,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分批訓練。志工訓練分基礎訓練和特殊訓練兩種:基礎訓練所有的志工都適用,只要在一個單位受過這個訓練,到下一個單位就不必再受訓;特殊訓練則是每個運用單位自行開設,彼此並不相通。訓練初期,志工的服務工作並沒有間斷。所以,只要是完成了運用單位特殊訓練的人,服務時數都是從開始計算的第一天、也就是民國90年的120日起計。

 

我的志工基礎訓練,是民國91767兩日,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受的訓,訓練時數12小時;之後9時的特殊訓練,也是在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於民國9172021兩日完成的。完成之後,服務時數就從民國90年的120日起計。

 

我的環保志工特殊訓練,是民國92925日,在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木柵垃圾焚化廠受的訓,訓練時數為6小時。完成之後,服務時數也是從民國90年的120日起計。最後卻因為都是由里長所認證,因此慘遭消滅殆盡!

 

我的河川志工特殊訓練,是民國9753日,在臺北市道南河濱公園,由臺北市水利工程處處長、親自帶隊主持,訓練時數為6小時。完成之後,當天接著巡溪服務,服務時數便是從當天起算,並沒有如同前兩處志工時數的回溯問題。

 

我在新北市的○○志工特殊訓練,是民國102389兩日,在新北市政府○○局處的展覽園區受的訓,訓練時數為12小時。1023月訓練完成後,於1024月開始排班值勤,服務時數便從當月起計,也沒有志工時數回溯的問題。

 

2021831日,敵不過路途遙遠、健康不佳和疫情肆虐的三面夾擊,我忍痛割捨了我的最愛,跟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志工隊道別。這是我第三個辭掉的志工工作。

 

我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從民國86625日,到民國110831日,總共服務了24年兩個月零6天;扣除民國889月因為地震閉館4個月,及民國1094月和民國11067兩個月,因為疫情總共請假3個月以外,實際到館服務的時間超過23年半,與我正式上班工作的30年半年資,只差7年,不折不扣、相當於是我人生的第二分不支薪的工作!服務時數則多達5786.5個小時。

 

如果依照「志願服務法」實施初期的老規矩,只要完成了該運用單位的特殊訓練,在該運用單位的服務時數,就從志工開始在那個單位的服務日起算,這樣的話,到2021831日,我的服務總時數就是:

圖書志工5786.5小時+河川志工675小時+導覽志工1348小時+公托志工324.8小時=8134.3小時

遠遠的超出了申請「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8000小時的門檻,就可以在當年的630日,至遲到明年民國]111年的630日就可以提出申請。

 

可是不行!公托志工的324.8小時,是我連同特殊訓練尚未完成前的服務時數一起計算的。按照不知道起源於何時的新規矩,受認證的服務時數,是要完成特殊訓練以後才算的;甚至連服務年資,也要從完成特殊訓練以後才計!所以,到2021年的831日,我的服務總時數其實只有:

圖書志工5786.5小時+河川志工675小時+導覽志工1348小時+公托志工177小時=7986.5小時

距離「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8000小時的申請門檻,還差14個小時、就是只差14個小時而已。

 

那時,我仍在服務中的志工運用單位,還剩下導覽和公托兩項,而且都因為疫情的關係,正在處於停工之中。公托志工先從20204月停到6月;又從2021年的5月停到目前。導覽志工則從20206月,一口氣停到2021年的7月。現在我只差14個小時,如果值勤導覽志工,每周3小時、只需5個禮拜就可填滿;如果值勤公托志工,每周兩小時,也只要七星期便能補齊;兩者之中,只要有一項志工開放服務,至多只需要再兩個月的值班機會,我的8000小時就可以完成。

 

2021年的10月以後,疫情漸趨緩和,有些單位都陸續開放志工服務了,我也殷切期盼我的志工運用單位,能夠及時開放服務,好讓我有機會,能在2021年的1231日以前,補足14個小時的缺額,以便在2022年的630日,提出「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申請。

 

不過,事與願違。我的兩個志工運用單位,都沒有在2021年的年底以前,開放給志工執勤服務的機會。一直到2022年的8月,新北市政府○○局處志工隊的服務,才重啟運作,我也一直到該年年底,總服務時數,才超過8000小時「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申請門檻。

 

2022年的6月,我向新北市政府○○局處,提出「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申請。提出的各單位服務年資及時數分別是:

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 86625日至110831日  5786.5

臺北市工務局水利處   9751日至101630日  675

新北市政府○○局處   10241日至1111231日 1402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108328日至111630日 177

服務年資累計 25 7月, 8040.5 小時

 

如果從民國90120,「志願服務法」正式公布施行日起算,我的「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服務年資、累計為22年;其中前3000小時歷時9年半,中間2000小時只花了兩年,最漫長的後3000小時,則耗費了10年半的時間,較前3000小時還多花了一年整,主要是受到疫情的拖累。

 

2022年的67日,我備齊文件,交給我的志工運用單位、志工業務承辦人;2022年的824日,承辦人突然通知我,說:「志願服務申請獎勵事蹟表」應為直式,需要我親簽補正,讓我下星期三到班執勤時前去簽名。

 

志工業務承辦人是位有禮貌的小姐,我們相熟。20159月我加入志工隊行政組,協助辦理志工業務時,曾經幫她設計製作過幾項方便有效的規範。例如志工簽到的格式和方式,至今仍沿用不輟。我跟她提出「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的申請時,事先上網查了一下,知道申請流程跟表單的大概;她也跟我一樣,橫式表格就是她從網上抓下來的,我想:應該是沒什麼差,就填了交上去,沒想到被打了回票。

 

2022年的830日我前往值班,才踏進志工室,志工業務承辦人便拿著表格過來,還不住的表示歉意。我想,這業務本該在7月之前就該完成的,如今已到了8月末梢,一切程序仍褚在原點,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申請結果呀!一度還想請她把資料抽回來,明年度再從容的提交上去,以免中華民國一八年、我申請失敗的憾事重演。心想:我都多等了三年啦,還在乎多等這一年嗎?但是我終於沒再吱聲,默默的簽過名,讓她把我的表格收回去發文。

 

如今,金獎的公文已下,一切大勢底定,再也沒有任何的意外可以發生了。

 

也許是上天註定:我的金獎與我的最愛無緣;也或許是,今日新北的行政效力,較勝於當年的臺北市!

 

不過,我的金獎旅程還沒有完結。

 

金獎公文的發文日期為民國1121031日,距離我的志工運用單位、呈遞我的申請文件時間,不過兩個月之譜。我的志工運用單位公文,還得經過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轉呈,到達衛福部之後,經過審查、核定,然後招標找尋辦理頒獎的行銷公司,兩個月搞定,效率不可謂不速。

 

函中稱:欲出席受獎者,採線上報名,請於1121113日(星期一)前完成報名,報名連結:https://reurl.cc/0ZQRql;還特別註明,當日午餐請自理,會場內禁止飲食。

 

金牌獎報名表862.jpg

金牌獎報名表網頁標題

 

今天其實還沒有超過報名的期限,但是我並不想要報名參加。

 

我的住地在新北市的最南端,到頒獎會場國父紀念館,車程大約一個小時,等車時間不算。如出席受獎,需於當日中午12時前完成報到程序(必須提前吃飯,但是捷運不能吃、會場不能吃,不知道要在何時、何地吃),接著進行彩排及典禮,下午五點領取餐盒走人,估計來回要花七、八個鐘頭才能擺平。我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兒,經不起這一番折騰。

 

因此,我的金獎,必須要等到我的志工運用單位、於民國1121215日、舉行「112年度志願服務會報暨歲末表揚活動」時,才能正式與我相見擁抱,真正結束它這一段、驚險、漫長而曲折的旅程。

 

by 甲多先生 @ 2023.11.12 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聞笛.jpg

 

誰家吹笛畫樓中,断續聲隨断續風。

響过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瓏。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

 

 

T. C. Y. 62. 8. 25.

題目:聞笛

 

作者:趙嘏。字承佑,唐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人。唐武宗會昌四年(西元844年)進士,生卒年不詳。

 

原文: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雲橫碧落,清和冷月到簾瓏。

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一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餘音嘹亮尚飄空。

 

語譯:

不知道是哪一位,如同秦青和桓伊一樣有名的笛手,應邀到遠處的「畫樓」來演奏。只聽得那悠揚熟悉的樂聲,伴隨著陣陣的晚風,吹送到我的耳邊。

 

樂音高揚響亮時,好像一隻無形的大手,直透青天,遏住了飄行於天上的雲兒,令它們駐足聆賞;樂音清新舒緩時,又有如朗朗冷冽的月光,照越窗扉,沁人心脾。

 

高超的技巧,直逼晉朝那曾為王徽之作曲、演奏「梅花三弄」的「笛聖」桓伊;優美的旋律,堪比那促成東漢馬融,寫就名篇「長笛賦」靈感泉源的「雒客」所吹。

 

曲終人散後,不知道吹笛的樂師還在不在;只彷彿仍聽得到他那嘹亮的樂音,一直徘徊在虛空裡飄盪著。

 

大意:

一、記敘「畫樓」裡傳來陣陣熟悉的笛聲。

二、描寫笛聲的激昂與清越。

三、描寫笛樂的優美與技巧。

四、抒寫對吹笛人及其笛聲的懷念

 

主旨:抒寫月夜聞笛的感觸及對吹笛者的思念。(篇末)

 

文體:

一、形式上為詩、近體詩、律詩、七言律詩(七律)

二、內容上為抒情文或抒情詩

 

淺釋:

一、

「誰家」,誰也,「偏義」,偏誰捨家。

 

又「借代」。

「借代」:借彼事物之名為此事物之稱,或以同一事物之某部、全部代其全部及某部之修辭方式謂之「借代」。此處以全部代部分,借「誰全部代「誰家人部分。

 

「畫樓」相當於我們今日所稱之豪宅,為當時富貴人家所有,或官民所營,專供公眾使用之豪華作樂飲讌場所。

 

「誰家吹笛畫樓中」設問」。

設問:文中變平敘的語氣而為詢問的語氣,叫「設問」,可分三種:

1有問有答,或叫「提問」;

2有問沒答,又叫「疑問」;

3反問,形式上仍有問沒答,但其實答案可自問題背後求得。又叫「激問」或「反詰」。

此處為2「疑問」,有問沒答。

 

二、

斷續聲隨斷續風」,「類疊」。

「類疊」:同樣字、詞、語、句的重複運用叫「類疊」;隔離間用的稱「類」,緊相連接的叫「疊」。此處「斷續」為「類詞」。

 

首聯第一句與第二句映襯

映襯」:把兩種不同,尤其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對列起來,兩相比較,使得語氣更為增強,意義更為明顯的修辭方法,叫做「映襯」。可分為兩種:對於同一種事物,用正巧相反的兩個觀點加以描寫的是「反襯」;對於兩種不同的人事物,用兩種不同的觀點加以描寫比較的,叫做「對襯」。此處第一句「誰――不知」與第二句「聲――知」「對襯」。

 

三、

頷聯」的第三句與第四句,和頸聯」的第五句與第六句,皆為「對偶」,也稱「對仗」,是「律詩」的規定格式。

 

「對偶」:文中上下兩語句,字數相等,句法相稱,詞性與意義相對,有時還講究平仄相反的,就叫做「對偶」。又分句中對、單句對、雙句對和長對等。句中對又稱「當句對」,是一句當中兩詞語相對;單句對是相鄰的兩句彼此對仗;雙句對又稱「隔句對」,是奇偶數句間隔相對;長對為相隔兩句以上的對句。此處為「單句對」。

 

四、

「響遏行雲」「用典」。

用典:引用歷史事實作為典故的修辭方法。此處典出「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遏行雲」與「橫碧落」並為「夸飾」。

夸飾:文句張皇鋪飾超乎客觀事實的叫夸飾。

 

五、

「三弄有桓子」「用典」,典出「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舊聞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識。遇桓於岸上過,王在船中,客有識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與相聞云:「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時已貴顯,素聞王名,即便回下車,踞胡床,為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

 

六、

「賦就一篇懷馬融」,「倒裝」。

倒裝:故意顛倒行文的次序、用以增強語勢、調和音節,或錯綜句法。

(甲)賦就一篇(乙)「長笛賦」(丙)(丁)馬融。本來順序應是(丙)(丁)(甲)(乙)才對。其中(乙)的部分原文省略。

此處意在調和音節。

 

七、

尾聯首句「曲罷不知人在否」為「設問」中的第2類「疑問」,有問沒答。與首聯」首句的「設問」修辭同。

 

八、

「尾第一句與第二句映襯。第一句「人在否――不知」與第二句「音飄空――在」「對襯」。

 

九、

首聯」與「尾」相互「呼應」。

尾聯第一句「曲罷不知人在否」的「不知」,「呼應」了「首聯第一句「誰家吹笛畫樓中」「誰」字的「不知」;第二句「餘音嘹亮尚飄空」的「音」,又「呼應」了「首聯第二句「斷續聲隨斷續風」「聲」字的「有」。

首聯兩句映襯」,與「尾兩句映襯」,又是彼此呼應。

 

書後:

本文旨在藉「笛」聲「悲」。

頷聯首句「響遏行雲橫碧落」之「響遏行雲」,典出「列子湯問」,謂:秦青弗止薛譚未窮其技而辭歸,乃餞於郊衢撫節「悲」歌,始令薛譚終身不敢言歸。

頸聯末句「賦就一篇懷馬融」之「懷馬融」,舉的是馬融創作「長笛賦」的故事。「長笛賦」序云:「有雒客舍逆旅,吹笛為氣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師,踰年,蹔聞,甚而樂之。

趙嘏之於「畫樓樂師」的「悲」,猶如馬融之於「逆旅雒客」的「悲」,也是秦青發覺薛譚「未證言證、未得言得」的「悲」。

趙嘏與馬融,可謂是善於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者也。

「悲」不僅僅是一種哀傷,也是一股因同情憐愛而產生願力的情懷,所謂的「悲天憫人」是也。

頷聯」裡的行雲、碧落、冷月等物事存在於天上,畫樓與簾瓏則處在人間。而詩中第一句提到的「笛師」,第三句影射的薛譚、秦青,第五句敘說的桓伊、王徽之,和第六句提到的馬融及「逆旅雒客」等,也都是人。

趙嘏之於「畫樓樂師」其人,到底是知還是不知呢?

古人云:言為心聲;又說:文如其人。音樂不也是一樣嗎!聽到了熟悉的音樂聲,樂師其人便呼之欲出了。

「尾」問「曲罷不知人在否」,但聞「餘音嘹亮尚飄空」,準此以論之,「人之在否」亦不言可喻矣。

「撫節悲歌」的秦青,和令馬融「悲而樂之」的雒客,他們在若干年後,一起重現在趙嘏的「聞笛」裡了;誰能知道,再若干年之後,「聞笛」裡的「畫樓樂師」,不會重現在其他世人的眼前呢?

 

by 甲多先生 @ 2023.08.25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91819日,第一次有幸造訪昆明大觀樓,想當可親炙「天下第一長聯」的偉壯。惜乎當天行程緊湊,路途遙遠:一早從景洪出發,途經曼聽公園、民族風情園、思茅,傍晚進入昆明市區、就在即將抵達目的地時,車子忽然拋錨,以致到達大觀樓時已超過了入園的時間。我們不得其門而入,遂與長聯擦身而過,沒能一睹其廬山真面目。

 

當地導遊仝英小姐很能體會我們的失望,在我們回台後不久,我就收到她託人捎來的紙版「天下第一長聯」,果然豪情壯闊:

 

天下第一長聯.jpg

紙版「天下第一長聯」

 

上聯:自右至左(由外而內)直書

第一行: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36字)

第二行: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36字)

第三行: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18字,合計90字)  昆明孫髯翁先生舊句(小字)

 

下聯:自左至右(由外而內)直書

第一行: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36字)

第二行: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儘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36字)

第三行: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18字,合計90字) 光緒十四年戊子春正月二日 西林岑毓英重立(兩方朱印)(落款小字)

 

中央大字直書:天下第一長聯

中央左下落款:中國雲南昆明市關上茶葉廠制(上網搜尋已找不到此商號)

 

加上標點成為:

第一段:起

上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20字)

下聯: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第二段:承

上聯: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17字)

下聯: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

 

第三段:轉

上聯: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34字)

下聯: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儘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第四段:合

上聯: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19字)

下聯: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時隔近21年,2012329日,二度造訪昆明,當天的第一個行程便是前往大觀樓,親眼目睹「天下第一長聯」的廬山真面目:

 

P1230618.jpg

上聯在門左,觀者右手邊

 

P1230620.jpg

下聯在門右,觀者左手邊

 

P1230619.jpg

橫批門額:大觀樓,自門左至門右,一字一行直書。

 

「大觀樓」門額前後各綴三行直書,敘明此書由來,皆自門左而門右排列:

前一:大觀樓額舊為康熙中滇撫王公繼文所書

前二:名公鉅卿靡不稱羨鐵畫銀鉤洵一代名手

前三:也咸豐丁已樓毀而額亦無存余重建斯樓

 

後一:法家摹書者美不勝收迺於翰墨林中選刻

後二:三字儼然舊制重新願與登斯樓者追慕前

後三:賢同深景仰焉同治五年丙寅春馬如龍識

 

P1230622.jpg

真實版「天下第一長聯」全景

 

by 甲多先生 @2023.03.29 臺灣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媽媽:

中華民國11235日,農曆癸卯年214日清明前31

大女兒美 偕同二妹美 三妹美 小妹美

敬備 清香,水酒,菜飯、腥臊、水果、點心等

致祭於新竹縣竹東鎮商華里環山路2號,竹東大願寺報恩塔,○○4○○3○○5○○6塔位,爸爸、媽媽,和茂、梅的靈前說:

今年是爸爸過世31年、媽媽過世18年,和茂弟弟夫婦過世40年的清明,我們姊妹及女婿林○○、林○○等,趁清明節前有空的假日,率領孫子於、林、林、伍○○,孫女伍○○曾孫女,分別從中、三、竹開車來這裡給您們的墓祭掃;孫媳婦和小曾孫子祺,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同來。

(還有什麼要說的接著說)

等一下,二女婿林○○照例要在大殿的菩薩那邊,為您們念一本心經和金剛經,請您們一起來聽。

願您們 歡喜我們來掃墓、也歡喜聽經,並且可以早日超脫!

 

(一拜)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媽:

中華民國1122月初1農曆癸卯年正月11日清明前63

細漢後生義𤆬牽手阿仔,藉高雄市元亨寺金剛塔地層菩薩前的一支清香

致祭於媽媽7-0○○8號塔位的靈前

說:

今年是您過身28周年的清明,義𤆬仔,趁清明前有閒的時辰,從台北坐高鐵來高雄遮給您的墓祭掃;大漢孫阿和細漢孫阿,都在台北上班無作伙來,希望怹今年都能夠身體健康、頭路順利

今年也是阮爸爸過身47周年的清明,等咧阮嘛也去伊彼邊3-1○○3號塔位前拜拜,然後坐佇遐念佛祖講的經,請您也作伙來聽。

願您 歡喜阮來給您培墓、也歡喜聽經,而且可以早日超脫!

(一拜)

 

爸爸:

中華民國1122月初1農曆癸卯年正月11日清明前63

細漢後生義𤆬媳婦,藉高雄市元亨寺金剛塔地層菩薩前的一支清香

致祭於爸爸3-1○○3號塔位的靈前

說:

今年是您過身47周年的清明,義𤆬仔,趁清明前有閒的時辰,從台北坐高鐵來高雄遮給您的墓祭掃;大漢孫阿和細漢孫阿,都在台北上班無作伙來,希望怹今年都能夠身體健康、頭路順利

今年也是阮媽媽過身28周年的清明,拄才阮已經先去伊彼邊7-0○○8號塔位前拜了,等咧我要坐下來念佛祖講的經,請您和媽媽攏作伙來聽。

願您 歡喜阮來給您培墓、也歡喜聽經,而且可以早日超脫!

(一拜)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爸、媽媽、阿公、阿媽、林家歷代祖公、祖媽:

中華民國112121日農曆壬寅年1230日過年暝

始祖後3074年第123世孫義𤆬牽手,大漢後生阿、細漢後生阿,敬備淨水、鮮果、蠟燭、餅糕和過年的一桌腥臊,用一片心香、於三自宅,神明櫃的祖先神位前,恭請

爸爸、媽媽、阿公、阿媽和林家歷代的祖公、祖媽,做伙來圍爐。

(一拜) 一請:爸爸、媽媽、阿公、阿媽和林家歷代的祖公、祖媽

(再拜) 再請:爸爸、媽媽、阿公、阿媽和林家歷代的祖公、祖媽

(三拜) 三請:爸爸、媽媽、阿公、阿媽和林家歷代的祖公、祖媽

禮畢!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請神

爸爸 馮○○,爸爸 馮○○,爸爸 馮○○(三呼三拜)

2.時間

中華民國1111222日農曆1129日午時

3.祭者

女兒 美率二妹美三妹美小妹美○(主祭、陪祭)

4.供品

敬備 清香,水酒,菜飯、水果、點心等共  種

5.地點

致祭於桃園中壢○○住家的神位之前

說:

今天是您過世30周年的忌日,姊妹及女婿  、孫子  齊聚在這裡給您作忌;今年也是媽媽 馮徐○○過世17周年,和弟弟馮○○、弟妹黎○○過世39周年的忌日,我們也邀請他們一起回家來看看。

(還有什麼要說的接著說)

等一下,二女婿林○○依例要在這裡為你們念一本心經和金剛經。

願 你們回來歡喜、聽經歡喜,早日超脫!

(一拜、插香)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十課大明湖

劉鶚

大意:

()記敘老殘到了濟南。

()記敘老殘找了客店休息。

()記敘老殘遊歷下亭。

()記敘老殘遊鐵公祠。

()描寫千佛山倒影之美。

()描寫湖中蘆葦之奇。

()記敘老殘遊水仙祠。

()記敘老殘回到鵲華橋。

主旨:(藉老殘遊湖所見)抒寫自然美景乏人賞玩的感慨。(篇外)

文體: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九課運動家的風度

作者:羅家倫

大意:

()說明運動可以增加健康。

()說明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

()說明運動的最大目的在養成運動家的風度。

()說明養成運動家的風度。首先要認識君子之爭。

()說明有風度的運動家,要有服輸的精神。

()說明有風度的運動家,也要有超越勝敗的心胸。

()說明有風度的運動家,還要有貫徹始終的精神。

()說明有風度的運動家,寧可有光明的失敗,決不要不榮譽的成功。

主旨:說明我們應將運動家的風度表現在人生上。(篇末)

文體: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八課五柳先生傳

作者:陶淵明

大意:

()記敘先生「號」的緣由。

()說明先生的個性、志趣與生活。

()暗示先生任真自得的曠遠懷抱。

主旨:說明先生不慕榮利的高潔品格。(全文)

文體:

()形式。應用文(傳記)

()內容: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七課論語論孝選

一、

主旨:說明孝首重敬,不在養。

二、

主旨:說明孝以曲意承歡為難。

文體:論說文

三、

主旨:說明孝順應死生如一,養、葬、祭都要合禮。

文體: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4 Sat 2022 09:09

第十六課:路

作者:熊崑珍

大意:

()說明路有聯繫各地,促進交流的功能。

()抒寫對辛苦的築路工人的感謝。

()說明路也與語言文字一樣具有溝通的功能。

()說明在人生之路上,我們必須不停留地向目標前進。

主旨:說明我們要依志趣,選擇適當的道路,持續不斷地前進。(篇末)

文體: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五課:七言律詩選。

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大意:

()抒寫初聞官軍收復失土的欣喜。

()抒寫愁去喜來的寬慰。

()抒寫等待還鄉的歡愉。

()抒寫還鄉路途的暢順。

主旨:抒寫久別之後即可還鄉的歡愉。(篇末)

文體:抒情詩(律詩)

二、暮春

作者:陸游

大意:

()記敘家雖貧卻藏書富。

()抒寫時光飛逝的感歎。

()抒寫年華老去的感歎。

()抒寫滅胡忘身的豪情。

主旨:抒寫年華雖老,報國心志未改的豪情。(篇末)

文體:抒情詩(律詩)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四課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吳敬梓

大意:

()記敘王冕的家庭狀況

()記敘王冕的母親要他去秦家放牛。

()記敘王冕的母親送他去秦家放牛。

()記敘王冕一面幫人放牛,一面自己看書。

()記敘王冕被湖邊美景所動,想學畫荷。

()記敘王冕成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

主旨:(藉王冕畫荷成名故事)說明只要在自己志趣上努力,終必成功。(篇外)

文體: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三課:愛蓮說

作者:周敦頤

大意:

()說明予獨愛蓮的原因。

()(藉花之愛)說明世上具有道德理想的君子少了

主旨:(藉蓮的特質)說明君子是具有道德理想的人。(篇外)

文體: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二課火鷓鴣鳥

作者:吳延玫

大意:

()記敘火鷓鴣鳥的狀貌。

()記敘火鷓鴣鳥的叫聲。

()抒寫火鷓鴣鳥的叫聲給人特別的感覺。

()抒寫火鷓鴣鳥的叫聲給人多樣的感受。

()抒寫火鷓鴣鳥的叫聲的迷離飄遊。

()記敘一則有關火鷓鴣鳥的傳說。

()抒寫對火鷓鴣鳥心慈的同情。

()抒寫聽過傳說之後,對火鷓鴣鳥的叫聲多了愁的感覺。

()抒寫對火鷓鴣鳥的關愛之情。

主旨:抒寫對火鷓鴣鳥的關愛與同情。(篇末)

文體:抒情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一課破毛衣

作者:查顯琳

大意:

()記敘破毛衣是母親留給我的僅有紀念品。

()記敘破毛衣是母親為了我參加溜冰比賽的鼓勵品。

()記敘抗戰時破毛衣隨我逃到大後方。

()記敘入伍當兵時,破毛衣給了我無限溫暖。

()記敘病重幾死時,破毛衣仍穿在身上。

()抒寫破毛衣的溫暖,有如母親雙手撫慰。

()抒寫對遠在千萬里之外母親的懷念。

主旨:(藉對母親手織毛衣的珍惜)抒寫對遠在千萬里之外母親的懷念。(篇末)

文體:抒情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課:志摩日記

作者:徐志摩

大意:

()說明數大」便是美。

()抒寫西湖的蘆葦便是一種數大的美。

()抒寫「秋雪」將成陳跡的感慨。

主旨:說明「數大」便是美。(篇首)

文體:

()形式:應用文(日記)

()內容: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課:立志做大事

作者:孫文

大意:

()說明青年立志是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說明大事就是一件事從頭至尾徹底成功。

()說明做成了什麼事,便能為大家謀幸福。

()說明讀書求知能幫助我們做成功大事。

主旨:說明我們學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篇首)

文體:

()形式:應用文(演講詞)

()內容: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