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背影
作者:朱自清
大意:
(一)說明我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二)記敘父親與我同行。
(三)記敘父親決定親自送我上車。
(四)記敘父親送我上車、替我鋪好座位、囑我路上小心。
(五)記敘父親辛苦的上下月臺去為我買橘子。
(六)抒寫不知何時能再與父親相見的感慨。
主旨:(藉追憶父親背影)抒寫父親的慈愛與關懷。(篇外)
文體:抒情文
第八課:背影
作者:朱自清
大意:
(一)說明我最難忘父親的背影。
(二)記敘父親與我同行。
(三)記敘父親決定親自送我上車。
(四)記敘父親送我上車、替我鋪好座位、囑我路上小心。
(五)記敘父親辛苦的上下月臺去為我買橘子。
(六)抒寫不知何時能再與父親相見的感慨。
主旨:(藉追憶父親背影)抒寫父親的慈愛與關懷。(篇外)
文體:抒情文
第七課:記承天寺夜遊
作者:蘇軾
大意:
(一)記敘月夜不眠,尋友偕遊。
(二)(借月夜景色之美)抒寫閒適的心情。
主旨:抒寫閒適夜遊的樂趣。(篇末)
文體:記敘文
第六課:最苦與最樂
作者:梁啟超
大意:
(一)說明人生最痛苦的是身上背著未了的責任。
(二)說明責任未盡,是人生最重的苦痛。
(三)說明責任完了,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
(四)說明日日盡責任的人,便日日得真樂。
(五)說明責任不能逃躲,是要解除了才沒有。
主旨:說明人生的責任無法逃躲。所以我們都應做勇於負責的人。(篇末)
文體:論說文。
第五課:五言律詩選
一、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大意:
(一)記敘故人具邀的誠意。
(二)記敘莊外恬靜的美境。
(三)記敘賓主歡宴的情景。
(四)記敘重陽賞菊的後約。
主旨:抒寫農村故人的濃情厚誼。(篇外)
文體:記敘詩(律詩)
二、觀獵
作者:王維
大意:
(一)記敘初春將軍在渭城打獵。
(二)記敘將軍狩獵的輕捷威武。
主旨:抒寫將軍出獵的英姿雄壯。(篇末)
文體:記敘詩(律詩)
第四課:植物園就在你身邊
駱元元
大意:
(一)說明臺北的植物園在公車可達的地方。
(二)說明植物是全世界最可愛的生物。
(三)說明植物是有思想、有計畫的。
(四)說明大多數的樹比人的生命長。
(五)說明人與自然的關係密切。
(六)說明自然之趣到處有。
(七)說明植物園便是享受自然之趣的地方。
主旨:說明我們可以在植物園隨時隨處享受自然之趣。(篇末)
文體:論說文
第三課:負荷
作者:吳勝雄
大意:
(一)抒寫阿爸下班之後趕著回家探視你們的急切之情。
(二)抒寫阿爸加班之後趕著回家探視你們的急切之情。
(三)抒寫阿爸的豪情已因你們轉為柔情。
(四)抒寫阿爸情願承擔你們的負荷毫無怨言。
主旨:抒寫阿爸對孩子的柔情。(篇腹)
文體:抒情詩(新詩)
第二課:沒字的書
作者:章錫琛
大意:
(一)(藉書店老闆的話)說明讀書者的愚闇。
(二)說明書的價值會隨著數量增多而下降。
(三)說明最好最受用的書是沒字的書。
(四)說明沒字的書是得用心力才能讀的。
主旨:說明字書以外的事物更值得我們用心盡力去體會和領受。(篇末)
文體:論說文
第一課:國旗歌歌詞
作者:戴傳賢
大意:
(一)說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偉大。
(二)說明我們建國的目標在光大民族,促進大同。
(三)說明我們建國的方法在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四)說明只要我們團結有恆,建國大業終必完成。
主旨:說明我們建國的目標在光大民族,促進大同。(篇腹)
文體:
(一)形式:應用文(歌詞)
(二)內容:論說文
第二十課匆匆
作者:朱自清
大意:
(一)提問: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二)抒寫日子漸漸消逝的焦慮。
(三)抒寫時間去來之間的匆匆。
(四)抒寫光陰匆匆流逝的感嘆。
(五)再問: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主旨:抒寫光陰匆匆流逝的感嘆。(篇腹)
文體:抒情文
第十九課飲水思原
作者:藍蔭鼎
大意:
(一)記敘老人替人擣米維生。
(二)記敘老人對杵、臼生出感激之情。
(三)記敘老人拜謝杵。
(四)記敘老人拜謝水車。
(五)記敘老人拜謝水。
(六)記敘老人決定去找水源地。
(七)記敘老人為找水源千里跋涉,不怕辛苦。
(八)記敘老人拜謝了水源。
(九)記敘老人發現天降甘霖才是真正水源。
(十)說明我們做人也要如同老人一般的處處感恩。
(十一)說明我們做人做事該當飲水思源,滿懷感激。
主旨:(藉擣米老人不斷尋找供應自己生活所需來源的故事)說明我們做人做事應該常懷感恩的心。(篇末)
文體:(軟性的)論說文
第十八課:溪頭的竹子
作者:張騰蚊
大意:
(一)說明溪頭的竹林是風景中的風景。
(二)說明溪頭竹子的個性。
(三)說明溪頭竹子的姿態。
(四)說明溪頭竹子挺拔和團結的精神。
(五)說明溪頭竹子講究秩序和單純的風格。
(六)說明溪頭的竹子以獨特的風格和姿態吸引遊客。
(七)說明溪頭的竹子是迷人的風景。
主旨:說明溪頭茂密的竹林是迷人的風景。(篇首)
文體:記敘文
第十七課論語論學選
一、
主旨:說明學和思要並重。
文體:論說文
二、
主旨:說明學習要新舊並重。
文體:論說文
三、
主旨:說明學貴有恆。
文體:論說文
四、
主旨:說明學貴融會貫通。
文體:論說文
第十四課:從今天起
作者:甘績瑞
大意:
(一)說明「從今天起」的兩層意思。
(二)說明「從今天起」的第一層意思。
(三)說明「從今天起」的第二層意思。
(四)說明除舊布新都得從今天起。
主旨:說明我們從今天起,就要下定決心革除不良的習慣,並開始去做應當做的事。(篇首)
文體:論說文
第十三課:第一次真好
作者:周素珊
大意:
(一)記敘第一次看到結實纍纍的柚子樹。
(二)抒寫第一次看到如此的柚子樹,心頭充滿喜悅與新奇。
(三)抒寫「第一次」的感覺真好。
(四)記敘第一次飼養十姊妹的經過和感受。
(五)說明第一次的經驗新鮮而刺激,使人回味無窮。
(六)說明許多的第一次將使生命多彩多姿。
主旨:說明我們應多去接觸各種事物,以充實我們的生命。(篇末)
文體:(軟性的)論說文
第十二課:孤雁
作者:朱企霞
大意:
(一)記敘孤雁奉命守更。
(二)記敘孤雁發現火光第一次警告群雁。
(三)記敘孤雁第二次警告群雁。
(四)記敘群雁不再理會孤雁的警告。
(五)記敘獵人逼近時,群雁仍不理會孤雁的警告。
(六)記敘群雁不顧孤雁警告所得的悲慘下場。
主旨:(藉孤雁替雁群守夜的故事)說明我們要居安思危、互助互信。(篇外)
文體:記敘文
第十一課:兒時記趣
作者:沈復
大意:
(一)記敘余因能明察秋亳,故時有物外之趣。
(二)記敘私擬夏蚊作群鶴之快。
(三)記敘余神遊於想像之叢林丘壑,而怡然自得。
(四)記敘怒責破壞余想像之趣的癩蝦蟆。
主旨:抒寫余童年生活之情趣。(篇首)
文體:記敘文
第十課:行道樹
作者:張曉風
大意:
(一)說明我們是城市的樹。
(二)說明我們的家不是應該在這兒的。
(三)說明這種命運是我們自己選擇的。
(四)說明我們雖在靜夜苦熬,卻在清晨迎來光明。
(五)說明我們一直固執的製造清新。
(六)說明我們是既憂愁又快樂的樹。
主旨:(藉行道樹自述他的憂愁和快樂)說明人即使處在惡劣環境,也應想到對他人有所貢獻。(篇外)
文體:記敘文(自述體)
第九課:陳元方答客問
作者:劉義慶
大意:
記敘陳元方以無信無禮面折父執的機敏。
主旨:(藉陳元方幼時面折父執的故事)說明守信有禮的重要。(篇外)
文體: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