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有一張結婚賀卡,是人生中唯一的一張,19791124日誕生,到今年2024年,已經滿四十五歲了。它的母親、是臺北縣興南國民小學、民國六十八學年度的「五年四班全體」;協助催生它的、是他們當時的級任老師,也是我在興南國小的同事,可惜我沒有即時記錄下來,現在就完全不能確定是誰了。

 

862外.jpg

結婚賀卡的正面(右)和背面(左)

 

正面上方標題攔、紅底黑色英文美術字,寫著:In Your Wedding Day(在你的婚禮當天),上下由數條色線鑲嵌;下方五分之四篇幅裡,上中有一朵大紅玫瑰、下綴兩隻巨大鈴鐺,突出在許多遠近相間的花叢之中。玫瑰花的花語是「愛」和「美」;紅色玫瑰花的花語是:美麗、熱情、真心真意、熱戀及我愛你。鈴鐺的寓意是幸福與吉祥、和平與安寧。鈴鐺被用來慶祝節日和婚禮,象徵喜慶和祝福。

 

背面下方印有出品廠商的標誌,以及No.2047的產品編號。

 

862內.jpg

結婚賀卡的內頁

 

內頁右面上方從右至左寫著:敬祝老師新婚快樂;下方也是從右至左寫著:五年四班全體敬賀。

 

上下兩列手寫文字中間夾著原卡片上的紅色列印內容:左上角一小枝紅玫瑰、花開數朵,接著四行由左至右印刷的書寫體英文字分別是:

Here's to a lovely future.

(這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That starts with the words "I do"

(以「我願意」這句話開頭,)

A life where joys are doubled.

(讓生活的歡樂加倍:)

Because they're shared by two.

(因為這是兩個人共享的。)

最後第五行、也是由左至右以印刷體英文印著:

BEST WISHES ALWAYS

(永遠最美好的祝願!)

 

內頁左面由上而下、從右至左「簽」了五年四班全體的姓名,以頓號分開;男女各25人,分行另立。最後一個頓號,由協助催生的老師看過後,順手以紅筆補成句號。名單如下:

 

廖榕檳、林文雄、范明欽、黃英哲、王榮生、林威志、陳純德、

余偉經、何忠誠、王長華、詹木川、張啟昌、林文仁、孫樹範、周翔

鵬、李明忠、藺行健、蔡德偉、蕭愛華、林茂發、李志平、李中銘、

鞠傳銘、丁逸龍、王瑛琳、

康知萍、王儷蒨、曹慧貞、翁雅苓、廖婷君、陳秀華、王皖平、

曹翠仙、張素瑛、蕭晴惠、楊蓉真、郭箐、葉怡敏、郝林、徐蘭容、

林秀冬、蔣淨蘭、賴慧霞、劉麗娜、周淑君、李威蒂、

王南寧、蕭詩豪、項霞虹、李瑞蘭。

 

說「簽」、其實不是「簽」;如果真的要讓他們每個人自己、都在這張卡片上簽名,最後的結果一定是一場災難。所以催生的老師選擇了最保守、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把成績登記簿、直接交給一個比較乖巧的女生,讓她把全班的名字「抄」上去,就表示這是「五年四班全體」的「簽」名了。如果換作我是那個催生者,我也一定是這麼做的。

 

這一頁男女各25人(實際上為男26、女24人。最後一行第二個的「蕭詩豪」是個男生,不知道為什麼被雜進女生堆裡去了)、總共50個人的姓名,大部分我都是很熟悉的;有一大半、我甚至到現在、都還能清晰的想起他們在當時的音容樣貌。因為他們都是我前一個學年「帶」過的學生。

 

說「帶」,在中學是擔任導師的意思;在小學叫「級任」;沒有「帶」班的老師,在小學叫「科任」,在中學叫「專任」。我在興南國小「帶」過五個班:民國六十四學年度的五年三班「帶」了兩年、最久;其次是民國六十八學年度的三年十八班、和民國六十九學年度的四年十六班,各「帶」了一年;「帶」得最短的是民國六十二學年度的三年十二班,從620906621009只「帶」了一個月零三天。民國六十八學年度的這個「五年四班」,在民國六十七學年度、他們還是「四年四班」的時候,從671003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底,我「帶」了他們大約十個月、不到一年的時間。

 

民國六十六年七月底,我「帶」完六年三班畢業後,連續兩個學年被安排去當科任,先後教過4年級的美術、5年級的社會、6年級的社會,5年級的自然、6年級的自然,5年級的美勞和5年級的自然,短短的一年零一個月裡,我上過課的班級數,比我總共五年、帶過的五個班級數、超過兩倍還要多,但是因為當時沒有紀錄下來,至今已經無法查考。

 

就在我第二個學年擔任科任、民國六十七學年度、剛剛過了一個月的十月三日,我從科任老師,被叫回去再擔任級任老師,所帶的就是這一班。民國六十七學年度的「四年四班」,於19791124日我的結婚日,以「五年四班」的身分,送給我這一張人生唯一的結婚賀卡。這當中,除了與他們級任老師幕前幕後的催生有關之外(可以想見這位同事,應該是跟我的交情還不錯),跟民國六十七學年度、我與他們相處的不到一年時間裡,所培養出來的師生的情分,應該也有一點瓜葛吧。

 

不管在中學還是小學,通常一個班級的導師,都不會在學年中途被更換:上學期一個、下學期換另外一個的;更何況是在學期中更換。像我這種開學才一個月、就登場救援的導師,應該是絕無僅有的了。

 

民國六十七年十月三日星期二,我忽然被通知要回去接這個班,重新當級任老師,而且即刻生效。交接是在當天上課的最後一節進行的——也並沒有所謂的交接,只是那位姓李的代課女老師走下講臺,我接著站上講臺而已。沒有主持的長官,沒有觀禮的同事和家長,也沒有什麼介紹說明之類的講話,幾乎是偷偷摸摸的進行著的。

 

671215距離我被換帶這一班的671003,才兩個月零12天,我就被那一班的一個學生家長、告到校長那兒;校長怕他,只好對我施壓。我才終於知道我的前任,那一個代課的女老師,為什麼只能承受一個月的壓力,就匆匆拎起包包落荒而逃的原因。

 

班上有一個女生的爸爸,自稱是聯合報的記者,對學校和老師的教學多有意見,動不動就鬧到校長那邊;校長暨不清楚家長的所求為何,又不了解老師是如何因應,只是一味的討好家長,就把老師逼得無處可去,下場就是:使得那位代課女老師,只得掛冠求去。

 

但是我並不怕他,雖然當時我才25歲。671215的時候,我已經在「國語日報語文中心」的作文班、當了一年多的指導老師;也考上了大學夜間部,正在讀第三年;還在校外的報刊雜誌上,公開發表過一些有關國語文教學的文章:論能力有能力、論學識有學識、論專長有專長。學校的這分工作,我自認完全可以勝任愉快,所以我並沒有什麼好怕的。

 

果然一路帶下來,這班的學生跟我處得特別親近。在我的「學生事記摘要」裡,短短不到一年的相處,這一班入列的學生就有19人次之多,班上最好和最壞的事,都記錄在裡面:班長王儷蒨的事蹟最多,有四則;其次是李威蒂,有三則;副班長蕭晴惠也有兩則,排第三;其他有一則記錄的,共有王南寧、王榮生、徐惠淑、郝琳、張碧珍、曹慧貞、郭箐、廖榕檳、蔣淨蘭、王皖平等10人。

 

事蹟記錄的時間,主要是落在671116680713,我接他們班後的一個多月,到下學期終了後的暑假初期,我還沒有把他們正式交出去之前;最遠的時間是700318,記載我到漳和國中參加中和市「端正禮俗競賽」,順便帶過去參加比賽的學生中,我帶過的67404班王皖平參加演講得第2,那時她已經讀到六下了,依然認我這個四年級的老師。

 

這分13人的名單,與卡片上的簽名相對照,我發現有兩人不在其中,就是徐惠淑和張碧珍。再加上她們兩個,名單就比較接近我所帶過的「四年四班」原貌,應該是:男生26人、女生26人,總共52人,比我帶過兩年最久的那一班有63人,少11個。

 

民國六十九學年度結束,我離開興南國小的時候,手中並沒有帶走任何一班我帶、或我教過的學生姓名,這一張結婚賀卡,卻意外的「送」給了我在興南國小教過班級的第一份名單;我在興南國小唯一帶畢業的那一班名單,是三年後的710905中午,我應邀到今日百貨南京東路公司,參加他們班的5年同學會,主辦的游銘富同學送給我的,全部63人,參加了44人,超過三分之二,其中有3個人我沒教過。

 

卡片內頁右面上下兩列手寫文字有玄機,跟左面的簽名一樣,都是由右至左的書寫方式,而不是如同原卡片的紅色列印文字、從左至右那般排列。這是我上課中不斷強調的中文書寫格式。因為中文的正確書寫方向,一律都是由右至左寫的,不管是橫式還是直式。實際上,中文並沒有橫式的書寫方向或方式,像我學生在卡片內頁右面、上下兩列所寫的文字,其實不是橫式書寫,而是一字一行的直式寫法。

 

卡片內頁右面上行的「稱呼」,也是經過我一再調教的產物。相較於今日,在當時書信往來的聯絡方式,仍然是溝通的最主要管道,因此對於書信的稱呼和自稱,我一直都是很重視的,甚至把相關的內容,寫成一篇題為「作文裏的單人稱」的文章,並且以他們的班為例,發表在680201出版的「作文月刊」第27期裡,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

 

寫到這裏,我想起學校裏,有許多小朋友,不明白這個道理,稱呼自己的級任導師時,也叫出姓,甚至有的連名帶姓的「林義烈老師」就叫出來了。這不但很不禮貌,也不合我們「尊敬」長輩的習慣;在作文裏,更是有「畫蛇添足」的毛病。假如「林義烈老師」是四年級四班的級任導師,那麼四年四班的全體同學,都應該稱「林義烈老師」為「老師」,省掉名字「林義烈」三個字,也不必叫成「林老師」,添上一個姓。因為四年四班的級任導師只有一位,正如同你的爸爸、媽媽只有一位一樣。叫爸爸代表你的爸爸,叫媽媽代表你的媽媽,叫老師也代表了你的「林老師」或「林義烈老師」。叫其他的老師,加上他們的姓來區別,就像你叫隔壁的何媽媽、郭媽媽一樣,用來表示不是你自己的媽媽。如果你稱呼自己的級任導師也要加姓,那就像你自己的爸爸、媽媽,也要加姓成「林爸爸」、「林媽媽」一樣的可笑了。

 

在署名方面,我告訴他們一定要連名帶姓寫出來,因為老師教過的學生很多,同名同姓的都有,名字相同的更多;寫出你的姓來,好讓老師認得出你是誰。

 

即便我這樣教過,學生也不一定全部都會照做的;代表「五年四班全體」書寫這張賀卡的學生,一定是一個聽話乖巧的女生,也許就是我帶班那時的班長,看她都細心的照做了。但是其實,那時候我已經不是他們的級任老師了,不能再享有「老師」的尊寵,稱呼「林老師」就可以了,那是一般的敬稱;比較尊敬的話,就稱呼為「義烈老師」吧!

 

在我的「學生卡片庫」裡,還留有幾張他們班個別同學的卡片,時間從67年的耶誕節,我剛帶他們的四年級,到70年他們已經畢業的國中一年級:

 

671223862周翔鵬內.jpg

一、671223周翔鵬送的耶誕卡內頁,配合英文數字,全部從左至右書寫;我的姓寫到一半塗去,是剛上過我的課的突然反應;自己的署名未加姓,可能是剛上過課,印象還不深。

681225862李瑞蘭內.jpg

二、68年李瑞蘭送的耶誕卡內頁,抬頭沒有稱呼,全文採用中文正確的、由右至左的書寫格式,落款書寫全名也正確。錯別字「佳」節,是受到他們班剛送過結婚賀卡、我剛成家的誤導,可以理解。

681225862郭箐內.jpg

三、68年郭箐送的耶誕卡內頁,抬頭使用一般的敬稱,祝語仍與他們班送的結婚賀卡有關聯。署名用全稱也正確。

681225862蕭詩豪內.jpg

四、68年蕭詩豪送的耶誕卡內頁,抬頭大剌剌的把我們夫妻的姓名都寫上,並不是他特別不敬,而是因為他的哥哥曾經被我教過,這是他對我們家特別熟稔的表示。

691225862李瑞蘭內.jpg

五、69年李瑞蘭送的耶誕卡內頁,抬頭沒有稱呼,「佳」的錯別字節,表示她還停留在他們班送我結婚賀卡的過去。

701225862李瑞蘭內.jpg

六、70年李瑞蘭送的耶誕卡內頁,抬頭的稱呼(太「尊寵」了和落款的姓名都正確,當時她已經上國中,字體工正、版面整齊,是成長的展現。

 

我的「學生卡片庫」裡一定還有一些遺漏,因為在我的「學生事記摘要」裡,就有一則67年耶誕節,郭箐送我片卡的記錄,但是卡片庫裡居然沒有收藏。還有一則記錄收到班長王儷蒨的信,是我規定的額外功課,原件也不見蹤影了。

 

681124興南五年四班全體給我的結婚賀卡,不是單獨送的;跟它一起的是一艘裝飾船的禮物,平面大小如同一張橫放的B4紙,全身褐色,船體上方掛滿了船帆,有點像傳說中的海盜船,船身可以站立,我一直把它擺在客廳櫃子的頂上。但是幾經整理搬家,它已經不知道在何年何月消失了。在那匱乏的年代,沒有照相機把它拍下來保存,現在幾乎已經完全忘記它曾經存在過。如果不是最近整到這一張結婚賀卡,參閱了幾十年前的結婚記錄,681124興南五年四班全體給我的結婚賀禮,就會被我無情的消滅掉了!

 

不知道在收到賀卡和賀禮的當下,我有沒有跟送禮的代表致謝;但是要對全班說謝的機會,我肯定是沒有的。那就只有趁現在再說:謝謝你們,681124興南五年四班的全體同學!

 

by 甲多先生 @ 2024.11.24臺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甲多法老 的頭像
    甲多法老

    甲多法老的部落格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