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 |
諫院題名記 作者:司馬光 |
大意: |
(一)自「古者諫無官」至「始置官」 說明諫官產生的緣由。 |
|
(二)自「夫以天下之政」至「其間相去何遠哉」 說明諫官之任重。 |
|
(三)自「天禧初」至「可不懼哉」 說明諫官題名的深遠意義。 |
主旨: |
說明諫官應專利國家,不為身謀。(篇腹(二)) |
文體: |
形式為記敘文;內容為論說文。 |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401)
- Sep 06 Tue 2022 09:35
諫院題名記
- Sep 05 Mon 2022 10:43
岳陽樓記
9-16: |
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
|
(一)自「慶曆四年春」至「屬予作文以記之」 記敘作記的緣由。 |
|
(二)自「予觀夫巴陵勝狀」至「得無異乎」 記敘巴陵、洞庭一帶勝景。 |
|
(三)自「予觀夫巴陵勝狀」至「得無異乎」 抒寫感物而悲的情懷。 |
|
(四)自「至若春和景明」至「其喜洋洋者矣」 抒寫感物而喜的情懷。 |
|
(五)自「嗟夫」至「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說明吾人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主旨: |
說明吾人當學古仁人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抱。(篇末(五)) |
文體: |
形式為記敘文;內容為論說文。 |
- Sep 04 Sun 2022 16:19
嚴先生祠堂記
9-15: |
嚴先生祠堂記 作者:范仲淹 |
大意: |
(一)自「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至「惟光武以禮下之」 記敘先生與光武相尚以道(,故先生以節高光武;光武以禮下先生)。 |
|
(二)自「在〈蠱〉之上九」至「是大有功於名教也」 (引《易經》言,)說明光武之「大」與先生之「高」相得益彰。 |
|
(三)自「仲淹來守是邦」至「山高水長」 記敘作記的緣由(並歌以頌之)。 |
主旨: |
說明光武之「大」與先生之「高」相得益彰。(篇腹(二)) |
文體: |
記敘文。 |
- Sep 03 Sat 2022 11:21
黃岡竹樓記
9-13: |
黃岡竹樓記 作者:王禹偁 |
大意: |
(一)自「黃岡之地多竹」至「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記敘黃岡多竹,可代陶瓦。 |
|
(二)自「子城西北隅」至「皆竹樓之所助也」 描寫竹樓視(山水)、聽(急雨、密雪、彈琴、吟詩、下棋、投壺)之美。 |
|
(三)自「公退之暇」至「亦謫居之勝概也」 描寫謫居勝概(包括:賞景、飲茶、品酒、迎月、送日)。 |
|
(四)自「彼齊雲、落星」至「吾所不取」 藉名樓(齊雲、落星、井幹、麗譙)反襯,說明竹樓具詩人風韻。 |
|
(五)自「吾聞竹工云」至「庶斯樓之不朽也」 記敘四年之間奔走不暇(隱然有「人不如竹」之慨)。 |
|
(六)「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句 記敘作記日期。 |
主旨: |
抒寫(貶)移遷(謫)不懼、隨遇而安的心情。(篇末(五))(雖然如此,不平之氣難免) |
文體: |
記敘文。 |
- Sep 02 Fri 2022 11:44
待漏院記
9-12: |
待漏院記 作者:王禹偁 |
大意: |
(一)自「天道不言」至「況宰相乎」 說明古之善相者不獨有張教之德,亦皆務於勤耳。 |
|
(二)自「朝廷自國初因舊制」至「相君其有思乎」 記敘朝廷因此設宰相之待漏院以供其思。 |
|
(三)自「其或兆民未安」至「非幸也,宜也」 說明若由於宰相之憂思,致皇風清夷,則其宜食萬錢。 |
|
(四)自「其或私仇未復」至「非不幸也,亦宜也」 說明若由於宰相之私心致政柄隳危,則其宜死下獄。 |
|
(五)自「是知一國之政」至「亦無所取焉」 說明備員全身之相亦無所取。 |
|
(六)自「棘寺小吏王禹偁為文」至「用規於執政者」 說明寫作本文之用意(在志院壁、規執政)。 |
主旨: |
說明宰相知國政懸萬命,當慎於思之以蒼生之富庶。(篇末(五)) |
文體: |
形式為記敘文;內容為論說文。 |
- Sep 01 Thu 2022 18:30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9-11: |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得楊八書」至「乃吾所以猶賀者也」 記敘得楊八書,知足下遇火災。 |
|
(二)自「足下勤奉養」至「吾是以始而駭也」 說明「吾始而駭」的理由(在擔心足下「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給」)。 |
|
(三)自「凡人之言皆曰」至「是故中而疑也」 說明「吾中而疑」的理由(在如此則足下「或將大有為」,但「斯道遼闊誕漫」)。 |
|
(四)自「以足下讀古人書」至「則嗤嗤者以為得重賂」 說明足下多能,但無法取顯貴的理由(在「足下家有積貨」)。 |
|
(五)自「僕自貞元十五年」至「常與孟幾道言而痛之」 記敘僕亦私一身而負公道,不敢發明足下之鬱塞。 |
|
(六)自「乃今幸為天火之所滌蕩」至「是以終乃大喜也」 說明「吾終乃大喜」的理由(在「天火滌蕩凡眾之疑慮」)。 |
|
(七)自「古者列國有災」至「故將弔更以賀也」 說明「吾「將弔更以賀」的理由(在足下之災「異乎古」)。 |
|
(八)自「顏、曾之養」至「又何闕焉」 (舉顏、曾養親有樂)說明足下不闕。 |
主旨: |
(藉進士王參元失火事)說明「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篇腹(四))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書信);內容為論說文。 |
- Aug 31 Wed 2022 15:35
小石城山記
9-10: |
小石城山記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自西山道口徑北」至「類智者所施設也」 記敘小石城山景(奇,類智者所施設也)。 |
|
(二)自「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至「余未信之」 抒寫美景「千百年不得一售」的歎惜之情。 |
主旨: |
(藉小石城山奇景不在中州,疑造物者之無)抒寫自己懷才不遇,遭受貶謫的感歎。(篇外) |
文體: |
記敘文。 |
- Aug 30 Tue 2022 15:05
鈷鉧潭西小丘記
9-9: |
鈷鉧潭西小丘記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得西山後八日」至「若熊羆之登於山」 記敘鈷鉧潭西小丘上石頭之奇狀。 |
|
(二)自「丘之小不能一畝」至「或未能至焉」 記敘與友同遊之樂。 |
|
(三)自「噫」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藉小丘被棄是州)抒寫自己懷才不遇,遭受貶謫的感歎。 |
主旨: |
抒寫自己懷才不遇,遭受貶謫的感歎。(篇外) |
文體: |
記敘文。 |
- Aug 29 Mon 2022 10:30
愚溪詩序
9-7: |
愚溪詩序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灌水之陽有溪焉」至「故更之為愚溪」 說明「愚溪」命名的由來。(余以愚觸罪,家是溪) |
|
(二)自「愚溪之上」至「咸以愚辱焉」 說明「愚溪」附近丘、泉、溝、池、堂、亭、島亦皆以「愚」名。 |
|
(三)自「夫水」至「可也」 說明「愚溪」名「愚」的理由。(類余之無以利世) |
|
(四)自「寧武子邦無道則愚」至「余得專而名焉」 說明余(作者)才是「真愚」。 |
|
(五)自「溪雖莫利於世」至「記於溪石上」 說明作「八愚詩」的緣由(在「愚溪」使「愚者」樂而不能去也)。 |
主旨: |
(藉「愚」辱溪)抒寫「以愚觸罪,謫瀟水上」的抑鬱之情。(篇外)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序,書序,詩序);內容為抒情文。 |
- Aug 28 Sun 2022 16:06
梓人傳
9-6: |
梓人傳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裴封叔之第」至「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說明作者(因梓人不能修其床之闕足而)疑梓人無能。 |
|
(二)自「其後京兆尹將飾官署」至「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 記敘梓人指揮工匠建屋之術。(其術甚工) |
|
(三)自「繼而歎曰」至「物莫近乎此也」 說明梓人之勞心用智,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 |
|
(四)自「彼為天下者本於人」至「夫然後相道得而萬國理矣」 說明佐天子相天下者,猶梓人之定制。 |
|
(五)自「相道既得」至「所謂相而已矣」 說明相與梓人,皆非執用而紀功列名者。 |
|
(六)自「其不知體要者反此」至「不亦謬歟」 說明不知體要者,親小遺大,以致敗績無成。 |
|
(七)自「或曰彼主為室者」至「亦在任之而已」 說明室主不能牽制梓人之慮。 |
|
(八)自「余曰不然」至「可乎哉」 說明良梓人者,(可以捲其術,默其智,)不可屈其道。 |
|
(九)自「余謂梓人之道類於相」至「潛其名」 說明梓人之道類於相。 |
主旨: |
說明梓人之道類於相。(篇末(九)(十)) |
文體: |
形式為記敘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論說文。 |
- Aug 27 Sat 2022 11:14
種樹郭橐駝傳
9-5: |
種樹郭橐駝傳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郭橐駝」至「莫能如也」 記敘郭橐駝善種樹。 |
|
(二)自「有問之」至「吾又何能為哉」 說明郭橐駝善種樹的秘訣(在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
|
(三)自「問者曰」至「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說明官理亦如種樹(養人如養樹)。 |
|
(四)自「問者嘻曰」至「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說明官人宜以此為戒。 |
主旨: |
說明長人如種樹(要順天致性),為官者當以此為戒。(篇末(四))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論說文。 |
- Aug 26 Fri 2022 16:59
捕蛇者說
9-4: |
捕蛇者說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永州之野產異蛇」至「永之人爭奔走焉」 記敘永(州)之人爭以野產異蛇入租。 |
|
(二)自「有蔣氏者」至「又安敢毒耶」 記敘蔣氏三世寧可冒死捕蛇,不願更役復賦。 |
|
(三)自「余聞而愈悲」至「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說明苛政猛於虎。 |
主旨: |
說明苛政猛於虎。(篇末(三)) |
文體: |
論說文。 |
- Aug 25 Thu 2022 09:30
箕子碑
9-3: |
箕子碑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凡大人之道有三」至「尤殷勤焉」 說明箕子具有大人三道。 |
|
(二)自「當紂之時」至「有行之者矣」 說明箕子具有(如比干進死併命與微子委身存祀)二仁道。 |
|
(三)自「是用保其明哲」至「其大人歟」 說明箕子的(正蒙難、法授聖、化及民)大人三道。 |
|
(四)自「於虖」至「其有志於斯乎」 說明箕子為此,是有志於斯。 |
|
(五)自「唐某年」至「作是頌云」 說明作頌的緣由(在嘉先生獨列於易象)。 |
主旨: |
說明箕子具有大人三道。(篇首(一))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碑);內容為論說文。 |
- Aug 24 Wed 2022 14:52
桐葉封弟辨
9-2: |
桐葉封弟辨 作者:柳宗元 |
大意: |
(一)自「古之傳者有言」至「乃封小弱弟於唐」 記敘史傳周公促成王以桐葉封弟。 |
|
(二)自「吾意不然」至「其得聖乎」 說明吾(作者)意不然。 |
|
(三)自「吾意周公輔成王宜以道」至「故不可信」 說明此(周公促成王以桐葉封弟之)事不可信。 |
|
(四)自「或曰」至「史佚成之」 記敘或說(史佚成之)。 |
主旨: |
說明周公促成王以桐葉封弟之事不可信。(篇腹(三)) |
文體: |
論說文。 |
- Aug 23 Tue 2022 10:26
柳子厚墓誌銘
8-19: |
柳子厚墓誌銘 作者:韓 愈 |
大意: |
(一)自「子厚,諱宗元」至「皆當世名人」 概述柳子厚之家世。 |
|
(二)自「子厚少精敏」至「悉有法度可觀」 略述柳子厚之生平: 1.少精敏俊傑,交口薦譽。 2.貶謫永州,多為辭章,自肆於山水間。 3.刺柳州時,政績斐然。 |
|
(三)自「其召至京師」至「亦可以少愧矣」 (藉「以柳易播」事)說明柳子厚待友之節義。 |
|
(四)自「子厚前時少年」至「必有能辨之者」 說明柳子厚一生因失(材不為世用)而得(故文學辭章出於人)。 |
|
(五)自「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至「銘曰」 記敘子厚卒後賴裴行立、盧遵之力始得歸葬(呼應(三)) |
|
(六)自「是惟子厚之室」至「以利其嗣人」 記敘銘之文。 |
主旨: |
說明朋友相交當以節義先。(篇腹(三))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銘);內容為記敘文。 |
- Aug 22 Mon 2022 11:24
祭鱷魚文
8-18: |
祭鱷魚文 作者:韓 愈 |
大意: |
(一)自「維年月日」至「而告之曰」 祭文的形式成分(記敘祭祀之時人物地)。 |
|
(二)自「昔先王既有天下」至「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 說明(依先王之制)鱷魚(等蟲蛇惡物為民害者)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 |
|
(三)自「刺史受天子命」至「因其勢不得不與鱷魚辨」 說明刺史受命不得不與鱷魚辨。 |
|
(四)自「鱷魚有知」至「其無悔」 命鱷魚剋日徙於海(否則必盡殺乃止)。 |
主旨: |
(藉命鱷徙海,以)宣天子之威。(篇首(一))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祭文);內容為論說文。 |
- Aug 21 Sun 2022 15:22
祭十二郎文
8-17: |
祭十二郎文 作者:韓 愈 |
大意: |
(一)自「年月日」至「告汝十二郎之靈」 記敘致祭時地(祭文的形式成分)。 |
|
(二)自「嗚呼!吾少孤」至「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抒寫幼時雖零丁孤苦,但未嘗一日相離的深情。 |
|
(三)自「吾年十九」至「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抒寫長大之後為衣食奔忙,致聚少離多、終致永別的憾恨。 |
|
(四)自「去年,孟東野往」至「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抒寫少沒長存、彊夭病全的悲哀。 |
|
(五)自「汝去年書云」至「其不然乎」 抒寫不明其死因及死期的感歎。 |
|
(六)自「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然後惟其所願」 記敘十二郎後事的安排情形。 |
|
(七)自「嗚呼!汝病吾不知時」至「嗚呼哀哉!尚饗」 抒寫對其病不知時,死不知日的哀痛。 |
主旨: |
抒寫對十二郎英年早夭的痛惜與哀思。(篇外)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祭文);內容為抒情文。 |
- Aug 20 Sat 2022 15:14
送李愿歸盤谷序
8-12: |
送李愿歸盤谷序 作者:韓 愈 |
大意: |
(一)自「太行之陽有盤谷」至「友人李愿居之」 記敘友人李愿隱居盤谷。 |
|
(二) 自「愿之言曰」至「其於為人賢而不肖何如也」 記敘李愿述說歸隱之由(為起居安適,無毀無憂)。 1.說明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有命焉。 2.說明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我行之。 3.說明伺候於公卿之門,其於為人賢而不肖何如。 |
|
(三) 自「昌黎韓愈」至「終無聲以徜徉」 抒寫隱居生活之樂無央。 |
主旨: |
(藉送李愿歸盤谷)抒寫隱居生活之樂。(篇末(三))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序,贈序);內容為抒情文。 |
- Aug 19 Fri 2022 11:13
送孟東野序
8-11: |
送孟東野序 作者:韓 愈 |
大意: |
(一)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至「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說明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
|
(二)自「其於人也亦然」至「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 說明人亦不得其平則鳴。 |
|
(三)自「唐之有天下」至「故吾道其命於天者以解之」 說明作序的緣由(在以「命於天」寬慰東野)。 |
主旨: |
藉「其命於天」以寬慰東野之不釋然者。(篇末(三))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序,贈序);內容為論說文。 |
- Aug 18 Thu 2022 18:36
應科目時與人書
8-10: |
應科目時與人書 作者:韓 愈 |
大意: |
(一)自「月日」至「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彙匹儔也」 記敘「怪物」(即蛟龍,作者自喻)非常鱗凡介之品彙。 |
|
(二)自「其得水」至「無高山大陵之曠途絕險為之關隔也」 說明「怪物」得水與不及水之異。 |
|
(三)自「然其窮涸」至「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說明「怪物」窮涸時需有力者助。 |
|
(四)自「然是物也」至「固不可知也」 說明「怪物」之異於眾也。 |
|
(五)自「今又有有力者當其前矣」至「亦命也」 抒寫「怪物」不得有力者之助的悲哀。 |
|
(六)自「愈今者實有類於是」至「閣下其亦憐察之」 說明愈(我)就是那可憐的怪物。 |
主旨: |
(以蛟龍困水自喻)祈求(韋舍人的)引薦。 |
文體: |
形式為應用文(書,書信);內容為論說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