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14

馬援誡兄子嚴敦書 作者:馬 援

大意:

()自「援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至「還書諫之曰」

書信的背景說明。

 

()自「吾欲汝曹聞人過失」至「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說明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者,吾所大惡也。

 

()自「龍伯高敦厚周慎」至「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願汝曹效龍伯高(之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

主旨:

誡兄子嚴敦效龍伯高,勿譏議,勿通輕俠客。(篇末()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書);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2

楊惲報孫會宗書 作者:楊 惲

大意:

()自「惲既失爵位家居」至「報會宗書曰」

前言(非書信本來內容)。

 

()自「惲才朽行穢」至「唯君子察焉」

說明回信自辯的理由(在「恨足下不深推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自「惲家方隆盛時」至「不意當復用此為譏議也」

說明自己「小人全軀」、「戮力耕桑,治產給公」,不應受到譏議。

 

()自「夫人情所不能止者」至「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僕哉」

說明大臣廢退,不得再以卿大夫之制相責。

 

()自「夫西河魏土」至「毋多說」

反指孫會宗之「賜書教督」為鄙陋。

主旨:

說明自己失爵位後家居,治產業,起室宅,以財自娛的理由(為大臣廢退,不得以卿大夫之制相責。(篇末()()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書信);內容為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0

李陵答蘇武書 作者:李 陵

大意:

()「子卿足下」句

稱謂。(書信的形式成分)

 

()自「勒宣令德」至「能不慨然」

書信開頭應酬語。(書信的形式成分)

 

()自「自從初降」至「能不悲哉」

抒寫獨在異域他鄉的悲哀。

 

()自「與子別後」至「增忉怛耳」

說明忍辱苟活的理由(在功大罪小,不蒙明察;殺身無益,適足增羞)。

 

()自「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至「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藉記敘出西域與單于戰經過)說明兵敗不死,乃欲報恩於國主(;因為虛死不如立節,滅名不如報德)。

 

()自「足下又云」至「願足下勿復望陵」

舉漢初功臣和將軍李廣例,駁斥「漢與功臣不薄」之說。

 

()自「嗟乎子卿,夫復何言」至「李陵頓首」

書信結尾應酬語及署名。(書信的形式成分)

主旨:

說明處身異域苟活,意在報恩國主。(篇腹()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書);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

司馬相如上書諫獵 作者:司馬相如

大意:

()自「相如從上至長楊獵」至「相如因上疏諫曰」

前言:記敘天子好獵,司馬相如上書諫止。

 

()自「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至「臣願陛下留意幸察」

說明說明萬乘之重,不宜近險涉危。

主旨:

()說明禍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篇末()

 

()(以獵代征伐,有)諫上慎征伐(之意)。(篇外)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上書);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

過秦論上 作者:賈 誼

大意:

()自「秦孝公據殽函之固」至「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說明秦孝公任用商君,有統一天下的心意。

 

()自「孝公既沒」至「國家無事」

記敘其後諸秦君蒙故業,益發強大,諸侯無力抗衡。

 

()自「及至始皇」至「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記敘秦至始皇乃統一天下,始皇因以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

 

()自「始皇既沒」至「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記敘陳涉甿隸遷徙之徒,揭竿而起,天下景從,遂亡秦族。

 

()自「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至「而攻守之勢異也」

說明秦亡之故(在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主旨:

說明秦亡之故在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篇末)

文體:

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4

太史公自序 出處:史 記

大意:

()自「太史公曰」至「小子何敢讓焉」

說明作者不辭周公孔子(紹明世、繼春秋)之業。

 

()自「上大夫壺遂曰」至「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

(藉上大夫之問)說明孔子作春秋的理由(在達王事)。

 

()自「壺遂曰」至「謬矣」

說明史記之作,非獨刺譏而已(亦是述事齊傳,盡其官職之舉也)。

 

()自「於是論次其文七年」至「自皇帝始」

說明作史記的緣由(在效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主旨:

說明史記之作,意在紹明世、繼春秋,以達王事。(篇首()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序;書序);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2

滑稽列傳 出處:史 記

大意:

()自「孔子曰」至「亦可以解紛」

說明滑稽的言談亦可以治國(解紛)。

 

()自「淳于髡者」至「語在田完世家中」

記敘淳于髡以「國中大鳥不飛不鳴」的隱語,諫使齊威王奮振諸侯。

 

()自「威王八年」至「夜引兵而去」

記敘淳于髡再以「禳田者之祝」的隱語,完成「之趙求救」的任務。

 

()自「威王大說」至「髡嘗在側」

記敘淳于髡又藉「飲酒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隱語,諫威王罷長夜之飲。

(說明「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主旨:

(藉淳于髡三事)說明滑稽的言談亦可以治國的道理。(篇首()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1

游俠列傳序 出處:史 記

大意:

()自「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至「蓋亦有足多者」

說明游俠與學士多稱於世。

 

()自「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至「又曷可少哉」

說明拘學抱咫尺之義,久孤於世,為若俠客之功見言信。

 

()自「古布衣之俠」至「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而共笑之也」

說明布衣之俠修行(去聲)砥名,是為難耳。

主旨:

說明游俠重義輕生、廉潔退讓、言信行果、濟人緩急,有足稱於世者。(篇首()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序;書序);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

屈原列傳 出處:史 記

大意:

()自「屈原者」至「王怒而疏屈平」

記敘屈原遭讒被疏。

 

()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說明屈原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是從怨恨產生的)。

 

()自「屈原既絀」至「不及」

記敘屈原既絀,楚(懷王)兵挫、將折、地削、絕於從親(齊),大受困辱。

 

()自「其後」至「竟死於秦而歸葬」

記敘楚懷王(因疏屈原)客死于秦。

 

()自「長子頃襄王立」至「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說明懷王終不悟(屈原終不得反)。

 

()自「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至「頃襄王怒而遷之」

記敘屈原復遭頃襄王遷退。

 

()自「屈原至於江濱」至「遂自投汨羅以死」

記敘屈原不能與世推移,隨流揚波,遂自投汨羅以死。

 

()自「屈原既死之後」至「投書以弔屈原」

說明屈原死後,其辭賦為後世之祖。

 

()自「太史公曰」至「又爽然自失矣」

抒寫作者對屈原為人的感歎(悲其志、憐其材,爽然自失)。

主旨:

抒寫作者對屈原為人的感歎。(篇末()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

管晏列傳 出處:史 記

大意:

()自「管仲夷吾者」至「管仲之謀也」

記敘管仲因鮑叔之薦任政於齊。

 

()自「管仲曰吾始困時」至「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引管仲語)說明鮑叔能知人。

 

()自「管仲既任政相齊」至「政之寶也」

記敘管仲任政相齊之功。

 

()自「管仲富擬於公室」至「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記敘管仲卒,齊行其政。

 

()自「晏平仲嬰者」至「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記敘晏嬰以節儉力行重於齊。

 

()自「越石父賢」至「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藉越石父故事)說明晏子能禮賢。

 

()自「晏子為齊相」至「晏子薦以為大夫」

(藉御之妻故事)說明晏子常有以自下,也喜人有以自下。

 

()自「太史公曰」至「所忻慕焉」

抒寫對晏子「見義勇為、盡忠補過」懿行的忻慕。

主旨:

抒寫對晏子「見義勇為、盡忠補過」懿行的忻慕。(篇末()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7

伯夷列傳 出處:史 記

大意:

()自「夫學者載籍極博」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說明(吳太伯、)伯夷事跡詳於載籍,應為可信。

 

()自「孔子曰伯夷、叔齊」至「怨邪非邪」

說明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死,應該有怨。

 

()自「或曰天道無親」至「是邪非邪」

(藉伯夷、叔齊與盜跖事)說明天道不與善人。

 

()自「子曰道不同」至「惡能施於後世哉」

說明君子不會因為善惡後果輕重顛倒而改其節操。

主旨:

說明君子不會因為善惡後果輕重顛倒而改其節操。(篇末()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傳記:他傳);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7

對楚王問 作者:宋 玉

大意:

()自「楚襄王問於宋玉曰」至「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

記敘楚襄王問宋玉(是否有遺行)。

 

()自「宋玉對曰」至「其和彌寡」

記敘宋玉回答(有遺行),並以「曲高和寡」說明士民眾庶不譽他的原因。

 

()自「故鳥有鳳而魚有鯤」至「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再度(以鳥、魚作喻)說明士民眾庶不譽他的原因。

 

()自「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至「又安知臣知所為哉」

說明他正(如同鳥中之鳳、魚中之鯤一般)是士中之聖人(,因此世俗之民當然不知道我了)。

主旨:

說明他是士中之聖人。(篇末()

文體:

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14 Thu 2022 11:26
  • 卜居

4-16

卜居 作者:屈 原

大意:

()自「屈原既放」至「君將何以教之」

記敘屈原往見太卜鄭詹尹卜居。

 

()自「屈原曰」至「誰知吾之廉貞」

(藉八問)抒寫誰知吾(屈原)之廉貞的喟歎。

 

()自「詹尹乃譯策而謝曰」至「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記敘詹尹釋策不能卜。

主旨:

抒寫世人不知其之廉貞的喟歎。(篇腹()

文體:

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5

李斯諫逐客書 作者:李 斯

大意:

()自「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至「竊以為過矣」

說明逐客為過。

 

()自「昔穆公求士」至「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舉繆公、孝公、惠王、昭王例)說明客有功於秦(暗示逐客為不智)。

 

()自「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至「致諸侯之術也」

說明逐其民人而取其色樂珠玉,非王霸者之所為(以色樂珠玉之取襯客之去為不合理)。

 

()自「臣聞地廣者粟多」至「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說明卻客而為他國所用,非秦之福(以逐客資敵業諸侯說明爭取人才的重要性)。

 

()自「夫物不產於秦」至「不可得也」

說明逐客則國危。

 

()自「秦王乃除逐客之令」至「復李斯官」

記敘李斯復官。

主旨:

說明逐客則國危,非秦之福也。(篇末)

文體:

形式為應用文(書);內容為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3

唐睢不辱使命 出處:戰國策

大意:

()自「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至「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記敘安陵君因秦欲以地易安陵事,使唐雎使于秦。

 

()自「秦王謂唐雎曰」至「豈直五百里哉」

記敘唐雎言安陵君「弗敢易」之故。

 

()自「秦王怫然怒」至「挺劍而起」

記敘唐雎(以士之怒退天子之怒)不辱使命。

 

()自「秦王色撓」至「徒以有先生也」

記敘秦王,長跪而謝。

主旨:

描寫唐雎(不辱使命)的膽識與勇氣。(篇末()()

文體:

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10

魯仲連義不帝秦 出處:戰國策

大意:

()自「秦圍趙之邯鄲」至「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記敘辛垣衍謂趙王尊秦昭王為帝。

 

()自「此時魯仲連適游趙」至「勝請為召而見之於先生」

記敘魯仲連請為平原君責辛垣衍歸。

 

()自「平原君遂見辛垣衍曰」至「辛垣衍許諾」

記敘辛垣衍答應見魯仲連。

 

()自「魯仲連見辛垣衍而無言」至「則必助趙矣」

記敘魯仲連(以秦稱帝之害)說梁助趙。

 

()自「辛垣衍曰秦稱帝之害將奈何」至「先生又惡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藉紂王與鬼侯、鄂侯、文王故事)說明秦稱帝之害。

 

()自「魯仲連曰固也」至「而將軍又何以得故寵乎」

(藉齊閔王與魯、鄒故事)說明秦稱帝之害。

 

()自「於是新垣衍起」至「秦軍引而去」

記敘辛垣衍不敢復言帝秦。

 

()自「於是平原君欲封魯仲連」至「終身不復見」

記敘魯仲連辭平原君封及千金壽。

主旨:

(藉魯仲連說辛垣衍不帝秦事)描寫魯仲連不畏強權、大節凜然的義行。(篇外)

文體:

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9

觸讋說趙太后 出處:戰國策

大意:

()自「趙太后新用事」至「老婦必唾其面」

記敘趙太后不聽諫。

 

()自「左師觸讋願見太后」至「太后之色稍解」

記敘觸讋願見(太后以諫)。

 

()自「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祺最少」至「不若長安君之甚」

記敘觸讋託太后少子(以見其愛子之心)。

 

()自「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至「太后曰然」

記敘觸讋言太后愛其女(燕后)甚於其子(長安君)。

 

()自「左師公曰今三世以前」至「齊兵乃出」

記敘觸讋說服趙太后以長安君入質於齊。

 

()自「子義聞之曰」至「而況人臣乎」

說明人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以守金玉之重。

主旨:

說明人不能恃無功之尊,無勞之奉,以守金玉之重。(篇末()

文體:

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8

莊辛論幸臣   出處:戰國策

大意:

()自「臣聞鄙語曰」至「豈特百里哉」

說明楚國雖小,不只百里(仍大有可為)。

 

()自「王毒不見蜻蛉乎」至「而下為螻蟻食也」

(借蜻蛉不知童子)說明不知居安思危者必危。

 

()自「蜻蛉其小者也」至「墜於公子之手」

(借黃雀不知公子)說明不知居安思危者必危。

 

()自「夫雀其小者也」至「夕調乎鼎鼐」

(借黃鵠不知射者)說明不知居安思危者必危。

 

()自「夫黃鵠其小者也」至「繫己以朱絲而見之也」

(借蔡靈侯不知子發)說明不知居安思危者必危。

 

()自「夫蔡靈侯之事其小者也」至「而投己乎黽塞之外」

說明君王若仍不知居安思危,以天下國家為事,則國危矣。

主旨:

說明君王應居安思危,疏遠佞臣,戒除淫樂,躬親國政。(篇外)

文體:

論說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6

馮諼客孟嘗君       出處:戰國策

大意:

()自「齊人有馮諼者」至「於是馮諼不復歌」

記敘馮諼無能無好,卻一再要求提升待遇。

 

()自「後,孟嘗君出記」至「視吾家所寡有者」

記敘馮諼自薦收責於薛。

 

()自「驅而之薛」至「請為君復鑿二窟」

記敘馮諼矯命燒券為孟嘗君市義(年乃見)。

 

()自「孟嘗君予車五十乘」至「姑反國統萬人乎」

記敘馮諼為孟嘗君挾外力(魏)復為齊相。

 

()自「馮諼誡孟嘗君曰」至「君姑高枕為樂矣」

記敘馮諼請孟嘗君立宗廟於薛。

 

()自「孟嘗君為相數十年」至「馮諼之計也」

記敘孟嘗君一生功業全得馮諼之助。

主旨:

說明能為未顯者唯能容者能用之。(篇外)

文體:

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5

顏斶說齊王 出處:戰國策

大意:

()自「齊宣王見顏斶」至「曾不若死士之壟也」

記敘顏斶以為「士貴王不貴」(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

 

()自「宣王曰」至「則再拜而辭去」

記敘顏斶不受祿而歸(清淨貞正以自虞)。

 

()自「君子曰」至「則終身不辱」

說明君子知足,終身不辱。

主旨:

(藉顏斶說齊王事)說明君子不辱之道(在知足,歸真反璞)。(篇末()

文體:

記敘文。

 

甲多法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